北京皮炎治疗好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810/9296744.html

影视是一门视觉艺术,一部好剧的基础是画面优美、震撼,镜头运用娴熟,让观众看起来舒服。其次是剧本要好,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丝丝紧扣、逻辑严密,价值正远,能引人深思,震撼灵魂。然后是演员演绎,情绪渲染。当时震撼无比,事后回味无穷。

但是上面这些都是一个好剧的基本标准,当大部分剧都达到这个水平的时候,内卷开始了。

从哪里开始卷呢?从细节开始,卷到极致处便是神剧了(豆瓣9.7分)。

本文介绍一部国产神剧《大明王朝》,看了三遍《权力的游戏》和三遍《大明王朝》之后,就画面、剧本、对白和演员而言,《大明王朝》丝毫不亚于《权力的游戏》,在某些细节处绝对超出权游。至于名气不如“权游”原因有很多,有资本的原因,有题材的原因,也有推广的原因等。

《大明王朝》

本文介绍一下大明王朝众多考究细节中的一个,主要人物出场时候的背景书法画面的字体考究。懵:“这是个什么鬼?”大意是每个主要人物出场的时候,背后会有一个背景画面,背景画面有时候会是书法字帖,书法字帖又是用不同的风格的字体书写。为什么要用不同的书法字体?有什么讲究?

一般来说观众看剧的时候大部分状态被故事情节、演员对白、人物冲突甚至是演员颜值带动着,很少有人去看背景画面是什么?背景画面有什么未说之意?而且背景画面切换很快,大多也是一闪而过,出错一般也看不出来,出彩也无人发现,因此很少有剧在背景画面上投入太多精力!

为什么在背景画面上大费周章?个人认为背景画面体现出的是人物对自己工作区域的布置,(书房)是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个性、认知和格局的地方。或许单独看画面也看出什么特别之处,也不过如此。但是如果把每个人的性格、认知差和背景画面对应起来,细节做到如此地步,我只能说《大明王朝》这部剧能封神肯定是有原因的!

01嘉靖帝(颜体)

嘉靖帝,是本剧最大的人物,也是主角。

嘉靖帝自幼时就聪敏过人,读诗几次后就能准确背诵《孝经》《大学》及修身齐家治国之道。15岁登基,御极45年,杀过清流(杨廷和、沈炼),罢过贪官(严嵩父子),天质英断,智斗满朝悍臣,在他的励精图治下有过嘉靖中兴。也曾迷恋修醮炼丹,25年不上朝,美其名曰:“与民休养,无为而治。”

嘉靖帝智力是非常高的,十几岁登基登基便能降伏前朝老臣。治国有方略,御人有手段,能驾驭严嵩老奸巨猾之辈,也能识别徐阶、张居正清流名臣。

心志坚定,曾因为议礼之争,和满朝文武对峙长达一年大获全胜。

也忧国忧民:“人心似水,民动如烟。

多疑自负,嘉靖帝对他儿子裕王的一句话:“哪有永远的贤臣?有时候贤与不贤也由不得他们,贤时便用,不贤便黜。”

嘉靖帝每次出场的时候都是用颜体书写的道德经。道德经是因为嘉靖帝非常尊崇道教,在本剧中也经常引用道德经经文。

但是使用颜真卿的颜体书写道德经是有非常讲究的,本文探讨的细节之处便是背景画面的不同字体使用。

颜真卿书法,刚中含柔,方中有圆,直中有曲。左右基本对称,出之以正面形象,浑厚刚健,方正庄严,齐整大度,“元气浑然,不复以姿媚为念”,简直皇家御用的帝王之体。苏轼曾说: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颜鲁公便是颜真卿无疑,另外颜真卿一门多忠君之后,著名的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就是颜真卿的侄子为国阵亡时悲愤较佳的时候写出来的,皇帝也有提醒诸位大臣为臣要忠的一层意思。

因此颜真卿书法的苍茫厚重配上《道德经》大象无形,更能衬托出嘉靖帝的帝王品味,也突显了高高在上的地位,不可捉摸的心思。

02严嵩(无体之体,无法之法)

严嵩是整个华夏史上都比较名列前茅的权臣。阴险狡诈,能识人断事,胡宗宪是他最得意的学生,也非常善于揣摩皇帝的心思。

严嵩死死地抓住三条要务,一是替皇帝办人(皇帝之忧),二是替皇帝办事(皇帝之职),三是“清词”写的极好(皇帝之好)(青词是道士上奏天庭或征召神将的符箓)。办人是说那些和皇帝对着干的,不管对错,一律拿办,办事是说在关键位置上严嵩还是安排了一些老成谋国的大臣实心用事(如胡宗宪)。办人、办事以分君忧,妙笔青词助君之兴,君焉能不好之。

严嵩和皇帝的关系是,严嵩预判了嘉靖帝的想法,嘉靖帝预判了严嵩的预判。严嵩知道嘉靖帝预判了他的预判而装作不知道,嘉靖帝不知道严嵩是否知道了他预判了严嵩的预判,而不停试探。

严嵩身后的这幅字帖,一是背景离得太远,画面不算清楚;二是全部是草书,个人只能认出区区几个字,费了老牛鼻子劲才找到出处。

不似其他几位书法字帖都有明显的风格特点,非常符合严嵩老奸巨猾的风格,大隐隐于无形,没有风格便无从推测,无法之法,无相之相,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严嵩出场的时候的背景画面是明朝早期的书法家宋广的作品,从技法上看,师从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略变其体,书风纵横俊发。从审美品味上看,高出王羲之的众美之美的流俗,仅次于颜鲁公大美不工。剧组相信严嵩是本剧中唯二的在境界上能接近并仅次于嘉靖帝之人,另一个是海瑞,会在另外一篇文章介绍。

仅从书法字体上看,此书帖笔画精熟,流利飞动,风度洒脱,是其草书的典型面貌。古人论及草书方圆之道称:“书一于方者,以圆为模棱;一于圆者,以方为径露。盖思地矩天规,不容偏有取舍。”但是线条多连绵圆婉,笔力不足,缺乏筋节,正是暗含严嵩其人,术智过人,正节不足。

从内容上,这首是元代虞集的思乡曲《风入松》(风烛残年的严嵩song),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生活,渴望归乡的心声(假的)。原文如下:

画堂红袖倚清酣,华发不胜簪。几回晚直金銮殿,东风软、花里停骖。书诏许传宫烛,轻罗初试朝衫。

御沟冰泮水挼蓝。飞燕语呢喃。重重帘幕寒犹在,凭谁寄、银字泥缄。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华发不胜簪,意思是告诉嘉靖帝,多年来为臣夜以继日,不辞劳苦。如今我已经老了,别无他志,只求告老还乡。现在因为国事劳顿,内忧外患,想返不能返。

重重帘幕寒犹在,诗中的柯敬仲虽然隐居,但是对他的流言蜚语并没有有片刻停止。严嵩是在告诉嘉靖帝,为皇上分忧解难那么多年,拿办了那么多人,肯定会有诸多非议之声。皇上英明神武,肯定超出前朝皇帝,不会相信这些胡言乱语。(为啥严嵩家里的画皇帝可以看到?大明朝任何大臣在家或是衙门的一举一动,皇帝都可以知道,何况是严嵩这样的重臣,因此严嵩也绝对是玩弄心理的高手,会在另外一篇详述)。

(影视剧中剧照,看的眼都瞎了)

(百度图片,一模一样)

03胡宗宪(黄庭坚体)

胡宗宪是严嵩的学生,胡宗宪虽然也老谋深算,但是不同于他的老师,他公忠体国,能够大节面前牺牲小义。在国家大节之前牺牲和严嵩的师徒小义。能够带出戚继光这样的千古名将,可见识人、用人可见一斑。

胡宗宪出场背后画面是戚继光书写的《送李小山归蓬莱诗》,虽是戚将军书写,但是是黄庭坚的字体。

原文:(蚤年结社蓬莱下,塞上重逢各二毛。天与龙蛇并笔阵,地分貔虎愧戎韬。朔原酒尽雨声细,岛屿人归海气高。丛桂芳时应入戏,扁舟随处任君豪隆庆庚午夏六月孟诸子戚继光书于蓟东之莲甓斋。)

诗文霸气外露,胸藏天地,势入云霄。精妙之处是黄庭坚字体深藏一股厚重的杀伐之气。此贴用笔奔放骏朗,如领军战场,勇往直前,意气风发,笔墨间刀光剑影,颇有黄庭坚八面出击之风采。

此背景画面的书帖诗文、书法均和胡宗宪出身、性格以及志向配合的简直是天衣无缝,相得益彰。(本来我只想彩虹屁吹捧这部剧,遗憾的是,做为一个严谨的人,不得不说这里可能穿越了。这个书帖清楚的写着是午庚年夏六月,而本故事最晚拍到年丙寅年,也就是说这个书帖是年后五年才写出来。)

剧照

百度图片

04赵贞吉(王羲之体)

赵贞吉是太子师傅徐阶的学生,徐阶是继严嵩倒台之后的内阁首辅。赵贞吉富有才华,颇有宰辅之才,但是赵贞吉也不同于他师傅的厚道。他立场摇摆,在浙江的时候揣测圣意,逢迎严党。

他这个人不算太坏,但是也不是正直刚勇之辈,心思常花在揣测圣意和个人政治前途上。

他出场时候,身后的画面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王羲之书法特点:灵巧潇洒、优雅柔媚、婀娜多姿,颇能映衬赵贞吉的才华横溢,风流雅致!但是,“羲之俗书逞姿媚”(韩愈)。“逸少(王羲之)草有女郎材,无丈夫气,不足贵也”(张怀琳),正是影射赵贞吉的首鼠两端、左右摇摆的性格。

书法字体可能是本剧众多细节中最不显眼的一个细节,引用开篇之言:“错了无人识破,出彩无人发现,居然能精细到如此底部,作为一部神剧,绝对是实至名归。

剧照

百度图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gucaoa.com/jgcgx/10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