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任伯年画的吴昌硕,原来真实的文人是这
任伯年《蕉荫纳凉图(吴昌硕像)》局部 任伯年既是吴昌硕的老师,也是吴昌硕的好哥们,他比吴昌硕大4岁。他曾对初学绘画的吴昌硕说:“子工书,不妨以篆籀写花,草书作干,变化贯通,不难其奥诀也。”吴昌硕没有辜负他这位老师兼大哥的良苦用心,终成一代金石书画大师。 吴昌硕还有一句最得意的话:“我生平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作书之法作画。”这句话不仅道出了他习画之初对任伯年点拨的感念之情,也说出了他对任伯年画艺的崇拜。他曾这样评价任伯年:“名满天下,余曾亲见其作画,落笔如飞,神在个中。” 好啦,闲话少说,切入正题。下面看看任伯年如何给他的这位小老弟,现在称为大师的吴昌硕画肖像。据说,任伯年曾给吴昌硕画过8张肖像画,如果算上他和王一亭合画的那一幅,共有9副。 任伯年《芜青亭长像》年作浙江安吉县博物馆藏 款识:“芜青亭长四十岁小影,癸未春三月山阴弟任颐写于颐颐草堂。” 这是任伯年给吴昌硕画的第一幅肖像画。年3月,吴昌硕赴津沽在上海候轮期间,他借上海登船的机会,首次在“颐颐草堂”里拜望了慕名已久的海派书画翘楚任伯年,这也是他们两人的初次见面。画里的吴昌硕身着长衫,席地而坐,双手放入袖中,目光炯炯有神,气质温文尔雅,而又略显深沉,仿佛在回忆着什么。 吴昌硕三十多岁时从故乡迁往安吉城里,他的新寓所里有一个小园子,园中草木丛生,无人修葺,遂名为“芜园”。吴昌硕尽心打理园子,不仅有修竹,还种植了三十多株梅花。这园子倾注了他的心血和感情,现在要离家外出,难免伤感。而任伯年构思的细腻精巧之处,就在于以芜园为背景,前景是两棵树,画出了吴昌硕对家园魂牵梦绕的思念。 任伯年《棕阴纳凉图(吴昌硕小像)》年作年成交价.5万元 款识:罗两峰为金冬心画午睡图,饶有古趣,余曾手临数过。今为仓石老友再拟其意。光绪丁亥六月,伯年任颐记。 题跋: 1.脱衣箕坐摇大扇,第一人闲逭暑方。却怪少陵不晓事,簿书堆里去追凉。老椶一株高出群,麤根大叶苍然筋。老夫拟共树底坐,闲看天边飞热云。束带发狂欲大叫,簿书何急来相仍。少陵莒热诗也。丁亥夏,炎蒸特甚,适苦铁道人自申江归,出任君伯年画行,看子见视,神情酝肖,尤妙在清风徐徐从纸上生,顿觉心肺一爽,如服清凉散,技至此可谓神矣!画后尚有余纸,苦铁属题记,因缀以诗,老笔颓唐,勿咲勿责,则幸甚。六月六日,翁弟岘。钤印:臣显之印(白)、卖庸(朱) 2.人生堕地为裸虫,衣冠桎梏缠其躬。安得解挩大自在,放浪形骸了无碍。可怜十丈嚣尘黄,大酒肥肉徒颠狂。铁也铮铮独奇绝,匈储冰雪团文彰。苍蝇声吅凡几辈,标榜空余三尺喙。画角緢头丑态多,安得望君之项背。有时苦吟还攅眉,佳句当从天外来。有时学书还画肚,不慕时荣但妮古。奇书不展琴罢弹,解衣独坐成殷桓。触垫喜无褦襶客,幕天席地心肠宽。平生自抱烟赮质,萧疏况味清凉室。敢将皮相目先生,不羁之士无垢佛。光绪丁亥中秋后四日,为仓石老兄命题即博一咲,弟凌瑕。钤印:凌瑕之印(白) 这是任伯年为吴昌硕画像作品中唯一为吴昌硕家属珍藏的一件。画这幅画时,任伯年48岁,吴昌硕44岁,两人都正值盛年。 画面上,一大片棕榈树下,吴昌硕靠着几卷厚厚的书和一把红色的琴,打着赤膊席地而坐,神情自若。这样率真随意的形象,与我们印象中的旧式文人,大相径庭。事实上,这种“安得解脱大自在,放浪形骸了无碍”的样貌,正是当时海派文人生活的写照。 任伯年《寒酸尉像》年作浙江省博物馆藏 题跋:尉年四十饶精神,万一春雷起平地。变换气味岂能定,愿尉莫怕狂名崇。英雄暂与常人伦,未际升腾且拥鼻。世间几个孟东野,会见东方拥千骑。 任颐曾多次为吴昌硕画像,形态各不相同,而此件最为精彩。吴昌硕早期在上海任一小官,时值盛夏,日中归来,疲乏至极,又不得不强打精神。任伯年见之,触动画思,当即为之写照。画中吴昌硕头戴红樱帽,足着高底靴,身穿葵黄色长袍,外罩乌纱马褂,马蹄袖交拱胸前,凝视端正,意态矜持而又酸楚的立于赤日炎炎之下。 画法上,任伯年淡笔草草勾写面部,略加皴擦。马褂、长袍直接用色墨即兴随手写来,巧妙地把花卉没骨法融会于立意构思之中,浓淡得宜,色中见笔,气势非凡,别开生面。通幅一气呵成。这件作品充分表现出任颐超群出众的艺术才华。 任伯年《蕉荫纳凉图(吴昌硕像)》年作浙江省博物馆藏 画中的吴昌硕闲坐竹榻,袒胸露臂,身体微微左倾,左臂支撑在一堆古籍上,手中悠闲地拿着芭蕉扇,左腿架在右腿的膝盖上,两眼平视前方。任伯年还有意无意地呈现出一个秃脑袋、肥胖身躯、腹圆如球的身体特征,其意旨大抵在于将缶道人那坦率而无拘无束的神态跃然于纸上。 在人物的外形刻画上,夸张又不失真实,像秃脑袋、肥胖的身躯、腹圆如球等特征。这张画在艺术处理上,用细而遒劲的线条来表现肌肉的松弛,勾勒皴擦,浓淡深浅,运用得当。 吴昌硕后来自题诗作于画上,诗云: 天游云无心,习静物可悟。 腹鼓三日醉,身肥五石瓠。 行年方耳顺,便得耳聋趣。 肘酸足复跛,肺肝病已娄。 好官誓不作,眇匡讹难顾。 生计不足问,直比车中布。 否极羞告人,人面如泥塑。 怪事咄咄叹,书画人亦妒。 虽好果奚贵,自强自取柱。 饮墨长几斗,对纸豪一吐。 或飞壁上龙,或走书中蠹。 得泉可笑人,买醉一日度。 不如归去来,学农又学圃。 蕉叶风玲珑,昨夕雨如注。 青山白云中,大有吟诗处。 任伯年给吴昌硕还画过《饥看天图》、《归田图》、《山海关从军图》、《棕阴忆旧图》等肖像画。 其中《饥看天图》作于年,款题:昌硕先生吟坛行看子,光绪丙戌十一月山阴任颐。吴昌硕在画上自题诗云: 造物本爱我,堕地为丈夫。 昂昂七尺躯,炯炯双青矑。 胡为二十载,日被饥来驱。 频年涉江海,面目风尘枯。 深抱固穷节,豁达忘嗟吁。 生计仗笔砚,久久贫向隅。 典裘风雪候,割爱时卖画。 卖画犹卖田,残阙皆膏腴。 我母咬菜根,弄孙堂上娱。 我妻炊扊扅,瓮中无斗糈。 故人非绝交,到门不降舆。 见笑道旁谁,屠贩须鬑鬑。 闭门自斟酌,天地本蘧庐。 日月照我颜,云雾牵我裾。 信天鸟知命,人岂鸟不如。 看天且听天,愿天鉴我愚。 海内谷不熟,谁怜流民图。 天心如见怜,雨粟三辅区。 贱子饥亦得,负手游唐虞。 任伯年取了四分之三的侧面,吴昌硕身穿长衫,双手背于后。脸部的表情通过悲愤的眼神、撅着的双唇来传达。我们从画和诗中,读出了吴昌硕颠沛流离的苦难生活,失意贫寒又无可奈何的窘境。 *************************************************** 推荐阅读:浓墨重彩意趣横生---记著名的画家柯鲍 工笔画鸡详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gucaoa.com/jgczz/8198.html
- 上一篇文章: 小满晨读黄宾虹神思,真谛是生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