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木读书会花儿的私生活
有哪些医院治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 壹木自然读书会第三十八期,由赵磊书友分享给大家的《花儿的私生活》,以下是根据录音整理的资料。 电镜下的花粉微观世界,美到震撼! 大家好,我是赵磊,今天我要分享的是《花儿的私生活》。 该书由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前主任彼得·克兰教授亲自作序,BBC纪录片《野生生物》、探索频道、《每日邮报》等著名媒体大力推荐,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出品。 这本书是艺术家和科学家通力合作的成果。玛德琳·哈利,博士,植物学家。退休之前是英国皇家植物园花粉研究部门主管,林奈学会会员,英国皇家植物园的荣誉研究员。罗布·克塞勒:视觉艺术家,伦敦艺术大学艺术、设计和科学领域教授,常将植物作为汲取灵感的源泉。作品曾在英国、欧洲大陆和北美的博物馆和美术馆展出。 在你的印象里,提到花粉,是不是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实际上,这样的微距拍摄无法展示出花粉的精巧结构之万一。▲百合栽培种,柱头粘有花粉的雌蕊的特写▲天竺葵柱头上的花粉粒(该图片来自网络) 花粉粒是自然界中最美丽的显微结构之一,它们是大自然这位伟大的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所创造的微小而又完美的杰作,美得摄人心魄。 17世纪,化学家、物理学家兼测量师罗伯特?虎克开拓性地改进了复式显微镜,他的发现成果震惊了当时的科学界。年,虎克开创性的著作《显微图谱》出版,成为大众科学出版领域的里程碑。从丝绸纤维到跳蚤,虎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了他在显微镜下观察的一切事物。 当我们使用显微镜观察花粉粒时,就会进入一个奇妙的世界。17世纪起人们就开始绘制花粉的图像。19世纪,显微镜新技术的出现促进了这个领域的新研究,使得信息和图像得以快速发展。 艺术家和科学家都迷恋于显微镜下花粉所展示出的精细复杂的结构。年,化学家及业余植物学家卡尔尤里乌斯弗里切(—)出版了《关于花粉》,这本书详细介绍了花粉形态学研究,揭示了花粉粒的多样性、复杂性和高度装饰性结构。 绘制花粉粒的传统,在加拿大生物家学家和化学家罗杰·飞利浦·伍德豪斯(—)达到至高点,他使用工笔墨水画绘制了一系列高度放大的花粉,作品汇集在他于年出版的权威著作《花粉粒》中。 ▲不同植物花粉粒图像,罗杰·飞利浦·伍德豪斯,来自《花粉粒》,。 年德国科学家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显微镜,年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问世,景深大,放大倍数更高,成像富有立体感,能够更好地展示微观物体的三维立体画面,此后植物的微观世界就愈加显得丰富有趣。本文大部分显微图片均出自扫描电子显微镜(电镜)的杰作(以符号SEM表示,LM表示光学显微镜,TEM表示透射电子显微镜)。 绝大多数新鲜花粉粒的颜色为无色至黄色,主要取决于花粉色素的含量和比例,主要为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等。文中大部分图片经由不同的方式进行染色,借以展示了花粉独特的精致细节。这是一项非常耗费时间却充满美感的工作。 下面的图片对比了早期绘画和电镜扫描两种描绘花粉的方式,是不是感到有异曲同工的趣味呢? ▲蜀葵,锦葵科,花粉的手工上色版画,卡尔·尤里乌斯·里切。来自《关于花粉》(),由邱园图书馆提供。花粉大小为-微米。▲锦葵,锦葵科,花粉粒(SEM)。花粉大小为-微米。▲西番莲,花粉的手工上色版画,卡尔·尤里乌斯·弗里切,来自《关于花粉》()。▲西番莲,未处理的花粉粒(SEM)。花粉大小为-微米。 花粉的世界尽管微小,却很美丽。花粉的外壁含有孢粉素,很可能是没有重复大尺度结构的随机交联式生物大分子。这种特性使孢粉素与生俱来可以抵御酶的攻击,这也解释了花粉外壁具有非凡的保存能力的原因。被埋藏或存储在适当的环境下,坚硬的花粉外壁可以抗拒腐败并保持原状,甚至保存上百万年。 最小的花粉见于紫草科的勿忘草,约(4~8)微米×(2~4)微米。大型花粉直径为~微米〔姜属〕,~微米〔锦葵科的许多属种,以及牵牛,芭蕉属等〕。大多数花粉最大直径约为20~50微米。水生植物大叶藻花粉细长,约为(1~)微米×(3.5~9.5)微米。 花粉一般通过开裂的花药释放。药室有多样的变化,除了纵向开裂外,也可能是横裂或者孔裂。杜鹃花科植物的花药常为孔裂,在花药顶端开一小孔,花粉由小孔散出。红百金花(Centaiiriumeiythraea,龙胆科)的花药开裂后卷为螺旋状。花药也可以像金缕梅一样瓣裂,如同微小的铰链门,花粉由瓣下的小孔散出。 ▲杜鹃花栽培种,花药孔裂,两个药室顶端各其一孔(SEM),花药大小为3~4毫米。▲孔雀银莲花,毛茛科,开裂的花药和花粉粒(CPD/SEM),纵裂。▲金缕梅,花药闭合,药室拥有一门状开口,用以释放花粉(CPD/SEM)。▲金缕梅,花药开裂(瓣裂),注意药室内的花粉粒(CPD/SEM)。 在自然状态下,花粉粒可能是干燥的或黏性的。干燥的粉状花粉粒常来自风媒传粉植物,借助风力传播授粉,一般花粉粒小、质轻、量多,如白桦、桤木、榛、栎、荨麻以及禾本科植物。 松花粉是松树的花粉,是典型的风媒花粉。松柏类的花粉粒常拥有一对气囊,气囊的存在可以让花粉通过水或者空气传播,在进化上与空气动力学和水动力学原理密切相关。▲油松,松科,雄球花随风散播花粉。▲花旗松,松科,两枚具有两个气囊的花粉粒(SEM)。花粉大小为50-60微米。 许多淡水水生植物高度适应水媒传粉,例如浮萍和大叶藻。大叶藻的花粉形态十分特殊,呈丝状,长达2.5毫米。这些花粉粒呈团块状释放,随潮水移动,穿过大叶藻群,缠绕在漂移路上偶遇的雌蕊柱头上。从进化意义上看,在水流速度大的环境下,落在柱头上的球形花粉比缠绕在柱头上的丝状花粉更容易被水冲走。 当然许多水生植物的花粉是球形或长球形的,它们有其他特殊的方式提高花粉的传播效率。如水鳖科的苦草属植物,它们把整个雄花而不是单个的花粉粒释放到水体表面,花粉粒本身并不接触水。雌花在水体表面张力作用下形成一个个的凹陷,这些凹陷能让附近漂浮的雄花滑入其中,并使花药接触到雌花的柱头完成传粉。▲大叶藻的丝状花粉(SEM),长度2.5毫米。(该图引用自网络) 黏性的花粉粒常来自虫媒、鸟媒或兽媒传粉,黏质来源于油脂质的表层,即花粉鞘。花粉鞘来源于花药壁保护性的内层结构,在花药和花粉成熟时沉积在花粉粒上。花粉鞘具有多重功能,包括保护细胞质免受太阳辐射,维持外壁腔内的花粉蛋白,还有吸引昆虫,使花粉黏附到传粉者的身体上等。 常见的可以观察花粉鞘的花朵有百合和萱草,它们的花粉粒被黄色或橙色的油脂包裹,如果接触到就会沾染到你的皮肤或衣服上。一些商家为了避免顾客的抱怨甚至会摘下花丝上散出花粉的花药。这些脂类物质有着不同的气味,具有与花朵相同的芳香经类化学成分。▲百合栽培种,花蕊特写。▲萱草栽培种,萱草科,花粉粒,显示出花粉外壁网络中油脂的分布(LM,新鮮花粉)。 杜鹃花科和柳叶菜科的一些植物类群,其花粉粒被大量细微的丝状结构(黏丝)联结。黏丝不仅使得花粉粒黏连在一起,也可将花粉粒粘在昆虫身上。▲杜鹃花栽培种,雄蕊开裂花药特写,雄蕊的花丝被松散的黏丝黏连,花粉散出花药时黏丝将花粉粒黏连为线状。▲杜鹃花栽培种,杜鹃花科,花粉拥有多数黏丝(SEM),花粉大小55-85微米。 兰花属于拥有花粉器(多数花粉联合的结构),而不是花药内含花粉的大科之一。花粉器的黏性很强,经常位于花的顶端。访花昆虫离开花时,花粉器粘在昆虫头部或身体上并被带到到另一朵花上。▲早花蜘蛛兰,兰科,完整的花粉器,花粉块通过花粉块柄相互连结(SEM)。黏盘位于花粉块柄的基部,用于附着于访花的昆虫上。整个结构长4毫米。 有一些植物类群如锦葵科植物的花粉,表面针刺状的结构有助于其紧附在昆虫或鸟的身体上。▲锦葵科花锦葵属植物的花粉(该图片来自网络) 当花粉粒到达柱头的表面时,花粉粒表面的化学识别物质将会触发柱头表面的化学识别物质,由柱头判断双方是否“亲和”。花粉粒成功被柱头接纳后,需要和成百上千的花粉粒竞争。每一个花粉粒都迅速卷入到一场异常激烈的竞赛中来,以便第一个将自己的精细胞传入胚珠中。 精细胞首先必须穿过花粉壁上的一个萌发孔。萌发孔被一层薄薄的膜(萌发孔膜)所覆盖,在花粉吸收水分后的压力作用下会破裂。随后精细胞顺着发育的花粉管不断向下生长,在花柱道内形成又细又长的通道,直至到达胚珠着生的子房室。▲花粉管通道示意图。▲扁桃,又称巴旦木,蔷薇科,蔗糖培养基上萌发的花粉管(SEM)。花粉大小为40-50微米。▲欧洲山毛榉,壳斗科,花粉管萌发(SEM),花粉大小为35~55微米。 花粉类型有上千种,通常一种植物只产生一种类型的花粉。一些植物类群与另一些植物类群共享相似的花粉类型,特别是近缘植物类群。一些花粉类型在数个植物科中都很常见。——如以下我们会看到同属罂粟科的大花绿绒蒿和虞美人,两者是不是很相像呢。 下面让我们动员起全部审美的感受力,欣赏一下不同科属植物的花粉的典型形态吧!▲大花绿绒蒿,罌粟科,花粉大小为35-45微米。▲虞美人,罂粟科。▲田旋花,旋花科,三萌发孔花粉粒(SEM),大小为45-65微米。▲酸橙,芸香科,三萌发孔花粉粒(SEM),花粉大小为25-35微米。▲黑果野扇花,青杨科,花粉大小为25-35微米。▲欧洲落叶松,松科,干瘪的花粉粒(SEM),花粉大小为60-80微米。落叶松属的花粉不带有气囊。▲夏栎,壳斗科,上图为雄柔荑花序,风媒传播,花粉大小为40-55微米。▲睡菜,睡菜科,花粉大小40-55微米。▲洋桔梗,龙胆科,花粉大小15-25微米。▲阿比什班克木,山龙眼科,花粉粒大小55-65微米。两头均有一个较大的萌发孔。▲异株蝇子草,石竹科,花粉粒大小40-50微米。表面具有精细的穿孔,具有多数萌发孔。▲聚合草,紫草科,大小为25-30微米。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文/图提供:赵磊语音合成:徐宏化编辑/排版:郑文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gucaoa.com/jgcxw/7629.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医针灸讲座特定穴的应用2
- 下一篇文章: 痔疮的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