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解毒药山豆根马勃
2.4.17山豆根 2.4.17.1释名习性 豆科植物柔枝槐(广豆根)干燥的茎和根,苗曼如大豆,根以此命名,又名小黄连。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干燥根茎名北豆根,汉防己。 山豆根(越南槐) 北豆根(蝙蝠葛) 2.4.17.2加工炮制 春秋采挖,除去地上茎叶,洗净,晒干。 山豆根 北豆根 2.4.17.3性味归经 苦寒,入心肺大肠经。 2.4.17.4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1)清热解毒:凡毒必热必辛,得山豆根苦寒清气,则诸毒自解。用治肺热咳喘、牙龈肿痛、腹痛下痢。痔疮、黄疸。 2)消肿止痛:山豆根苦寒清肃,善清肺胃郁火,及阴经火逆,为解咽喉肿痛第一要药。用治喉痈、喉痹、喉风痈肿。 2.4.17.5鉴别应用 射干:味苦质轻,苦则降泄肺火,轻能宣散肺气,既降又宣,且可平喘祛痰。为治肺要药。 山豆根:性味苦寒,泻火解毒,尤善消肿利咽。 2.4.17.6性味分析 山豆根,专攻泻心保肺,降阴经火逆,解咽喉肿痛第一要药。 山豆根苦寒降泄,其味甚厚,故能解毒,疗疮疡肿痛,兼能杀虫治黄,皆惟大热实证为宜。 2.4.17.7各论 本草汇言:山豆根苦寒清肃,得降下之令,善除肺胃郁热。凡一切暴感热疾,凉而解毒,表里上下,无不宜之。 本草正义:山豆根苦寒降泄而味厚,能解毒而疗疮疡肿痛,兼能杀虫治黄。惟大热大实之证为宜。今人专治咽喉肿痛,直折火毒上炎,亦实热闭塞者为宜。而风邪外来之喉痛,尚须辛凉开泄者,则必不可少早投,反恐遏抑不宣,重增其困。有外感未罢,肺胃热实如焚者,若先投寒降,则外邪不散,适以内攻。临证岂可不辨乎? 2.4.17.8配伍应用 1)配射干:射干苦降下行,破结泄热,降逆消痰之力頗强;山豆根苦寒较甚,泻火解毒力尤著。二者配伍,用于痰热壅滞咽喉的咽喉肿痛。 2)配板蓝根:板蓝根苦寒,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山豆根大苦大寒,消肿止痛,专利咽喉。二药相伍,清热解毒,清利咽喉力量增强。用于咽喉肿痛,牙龈肿痛。 3)配玄参:玄参入肾,滋阴降火,软坚散结;山豆根味苦性寒,清热解毒利咽。二药一肾一非,金水相生。 4)配桔梗:桔梗辛苦平,入肺经,辛开苦降,长于宣通肺气,散郁利咽,排脓。山豆根苦寒,泻火力强,二药合用,清热利咽,消肿排脓。 5)配牛蒡子:牛蒡子辛苦性寒,能疏散风热,用治外感风热导致的咽喉肿痛;山豆根苦寒降泄,清热解毒而利咽喉。主要用于热毒蕴结,咽喉肿痛。二药相伍,解毒清热,利咽消肿之功倍增。 6)配连翘:连翘苦寒,清热解毒,善清心而宣上焦之热,又能散结消痈;山豆根甘苦泻毒,寒而清热,二药相伍,通泄热毒,消肿止痛,善治热毒内盛之咽喉红肿,疮疡肿毒。 2.4.17.9禁忌 -。 2.4.18马勃 2.4.18.1释名习性 为灰包科真菌脱皮马勃、大马勃的干燥子实体。本品属菌纲,直径10cm左右,内有孢子。其形状犹如马粪球,前人有“牛溲马勃”之说,故名。又名马粪包。 2.4.18.2加工炮制 本品为野生,7~9月,子实体刚成熟时采收,在梅雨季节生长很快,4~5日即成熟。采收过早过迟均影响质量。 切制:切成小块。 2.4.18.3性味归经 辛平,入肺肝二经。 2.4.18.4功效 清肺利咽,止血,消肿敛疮。 1)清肺利咽:马勃质轻味辛性平,偏走上焦,功专散肺经郁热而解毒利咽。用治外感风热,咽喉臃肿,咳嗽; 2)止血:马勃散血止血而不留瘀。用治鼻衄、呕血、金创出血。 2.4.18.5鉴别应用 马勃与射干皆能治咽喉实证而兼外感。 马勃:辛平,偏于治咽痛而止血,故喉痛咯血者多用马勃; 射干:苦寒能泄顽痰,降肺火,故有水鸡声兼咽痛者多用射干。 2.4.18.6各论 药性切用:马勃辛平,轻虚入肺,消肿解热,为咽喉肿痛要药。 本草纲目:清肺,散血热,解毒。清肺热咳嗽,喉痹,衄血,失音诸病。 本草从新:每见用寒凉药敷疮者,虽愈而热毒内攻,变生它病,为害不小。惟马勃辛平而散,甚为妥帖。 2.4.18.7配伍应用 1)配元参:马勃轻虚上浮,善能解上焦风热;元参壮水制火,能泄浮游无根之火,清咽利膈又兼达肺经。除上焦之烦热,且可清除斑毒,退时气之温邪。二药配伍具有清上彻下之功,有清热利咽,滋阴止痛之效。,主治风热壅阻,项肿颈痛之证。 2)青黛咸苦寒,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马勃辛平体轻,能宣肺郁热,又能散血中之毒。治咽喉肿痛。二药相伍,并走上焦,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清利咽喉之力增强。 3)配连翘:马勃辛平入肺,偏于解毒止血,清热消肿;连翘味苦性寒,既可清宣肺热,又可清火宁心,透表清里,为疮毒痈肿之要药。二药相须,清热解毒,项肿散结力增强。 2.4.18.8禁忌 风寒劳咳失音者忌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gucaoa.com/jgcxw/7564.html
- 上一篇文章: 戒烟限酒注意保护肝脏,清淡饮食多补充维生
- 下一篇文章: 穹顶之下,谁来守护你的自由健康呼吸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