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

GentianascabraBunge

来源:

本品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或滇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前三种习称“龙胆”,后一种习称“坚龙胆”。

春、秋二季采挖,洗净,干燥,切段。本品气微,味甚苦。以色黄或色黄棕色者为佳。生用。

相关名字:

陵游、草龙胆、龙胆、山龙胆、苦龙胆草、地胆草、胆草、四叶胆。

产地:

龙胆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因以东北产量最大,故习称“关龙胆”。坚龙胆主产于云南。

性状鉴别:

药材性状

(1)龙胆根茎多横生,长0.5-3cm,直径3-8mm,有多个茎痕,下面有4-3余条根,常多于20条,根细长圆柱形,略扭曲,直径1-3mm;表面灰白色或棕黄色,上部横纹较明显,下部有纵皱纹及细根痕。质脆,易吸潮变软,断面黄棕色,木部呈黄白色点状,环列,中央髓部明显。气微,味极苦。

(2)条叶龙胆根茎多直生,块状或长块状,长0.5-1.5cm,直径4-7mm,下面丛生2-16条根,常少于10条。根长约15cm,直径2-4mm;表面黄棕色或灰棕色,有扭曲的纵皱纹,上部细密横纹明显,并有少数突起的支根痕。

(3)三花龙胆根茎多直生,长1-5.5cm,直径0.7-1.5cm,下面有4-30余条根,常多于15条,根直径1-6mm;表面黄白色。全体横纹均较明显。

(4)滇龙胆根茎结节状,有1-10余个残茎,下面有4-30余条根,根细长纺锤形,略弯曲,直径1-4mm;表面淡棕色或棕褐色;横切面中央有白色木。

性味归经:

苦,寒。归肝、胆经。

功效: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主治病证:

1.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 

本品苦寒,清热燥湿之中,尤善清下焦湿热,常用治下焦湿热所致诸证。治湿热黄疸,常与苦参同用,如苦参丸(《杂病源流犀烛》);或与栀子、大黄、白茅根等药同用;若治湿热下注,带下黄臭、阴肿阴痒、湿疹瘙痒,常配泽泻、木通、车前子等药,如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

2.肝火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强中,惊风抽搐 

本品苦寒沉降,善泻肝胆实火。治肝火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强中,胁痛口苦,常配伍柴胡、黄芩、栀子等药,如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治肝经热盛,热极生风所致之高热惊风抽搐,常配伍牛黄、黄连、钩藤等药,如凉惊丸(《小儿药性直诀》),或与大黄、芦荟、青黛等药同用,如当归龙荟丸(《宣明论方》)。

用法用量:

煎服,3—6g。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忌用,阴虚津伤者慎用。

精彩视频推荐

往期推荐01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黄连

02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黄芩

03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黄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gucaoa.com/jgcxw/6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