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行草书我是从这二位书法家开始的临帖
临帖的步骤、方法和要求,应该说对具备不同书法基础的人都得有所不同,不同的个人经验在方法、步骤上也是会有差异的。我临行草书帖还是喜欢下面二位书法家的:1文征明行草《茶歌帖》文征明的小行书,基本上是出于《圣教》、智永、苏、米,用硬毫笔书写,笔法娴熟,《书史会要》形容其为“凤舞琼花,泉鸣竹涧”。平心而论,文征明用笔虽熟练流畅,却有缺乏蕴藉之瑕,法度有余,神韵不足。他所书《千字文》、《赤壁赋》、《滕王阁序》卷,均为乌丝栏,虽从头至尾无一懈笔,非常流畅,但却给人一种“一字万同”的感觉。他执笔而逝嘉靖三十七年戊午(年),二月既望,行书《山居篇》及前后《赤壁赋》。春,久雨。客携沈周《溪山深秀图》至玉磬山房,借留半载,摹临一过并题。偶得古纸数翻,作墨戏并录旧作。四月既望,仿倪瓒作小幅。是月,雨窗作《云山卷》并题。嘉靖三十八年己未(年)二月二十日,为御史严杰母书写墓志,没有写完就离开了人世。其弟子私谥贞献张德进临:文征明行草《茶歌帖》释文:日高丈五睡正浓,将军扣门惊周公。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龙头自煎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山中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合得苏息否?张德进临:文徵明出身于官宦世家,早期考取功名仕途不太顺利。明清时代,凡经过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江南春图员”,亦即所谓的“秀才”。文徵明在生员岁考时,一直考到嘉靖元年(公元年)五十三岁,一直未能考取,白了少年头。2赵孟頫行草《书赞》高清图赵孟頫书法之结体行中兼楷,结体严谨,端正匀称,字形略扁,字势优美潇洒,清俊遒媚而内含风骨。其书法虽然出入“二王”之间,但是已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释文:(处世见)治生不求甚富,为官不求甚荣,俯仰自足,泰然无营,乡里称善。斯之谓名。又何必栖身岩穴,遁迹林岭。而后谓之清耶?子昂赞张德进临:1、赵氏在继承传统书法的基础上,削繁就简,变古为今睁锋,其用笔不含浑,不故弄玄虚,起笔、运笔、收笔的笔路十分清楚,使学者易懂易循。2、外貌圆润而筋骨内涵,其点画华滋遒劲,结体宽绰秀美,点画之间彼引呼应十分紧密。外似柔润而内实坚强,形厅姿体端秀而骨架劲挺。学者不仅学其形,而重在学其神。3、笔圆架方,流动带行。书写赵体时,点画需圆润华滋,但结构布白却扮早绝要十分注意方正谨严,横直相安、撇捺舒展、重点安稳。只有这样,才能掌握赵体的特点。赵孟頫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力。他在书法上的贡献,不仅在他的书法作品,还在于他的书论。他有不少关于书法的精到见解。他认为: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学书能解此,始可以语书也。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gucaoa.com/jgcxw/11884.html
- 上一篇文章: 它被称为健脑菜春天我常用它煲汤,营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