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白癜风选老牌医院 http://m.39.net/disease/a_5782290.html
李斯(?-公元前年),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著名书法家李斯主持整理出了小篆。《绎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玡石刻》、《会稽石刻》即为李斯所书,历代都有极高的评价。

钟繇(年-年),字元常。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钟繇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是楷书(小楷)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

张芝(公元?-)字伯英,东汉大书法家,人称之为"草圣"。张芝的草书源自杜度,崔瑗,尔后,自立门户。被庾肩吾《书品》评为"功夫第一,天然次之".与钟繇,王羲之并列为"上之上"品。

卫铄,别称卫夫人,名铄,字茂猗(公元-年),晋代著名书法家。卫铄为汝阴太守李矩之妻,世称卫夫人。卫氏家族世代工书,卫铄夫李矩亦善隶书。卫夫人师承钟繇,妙传其法。王羲之少时曾从其学书,卫夫人是"书圣"的启蒙老师。

王羲之(-年东晋)世称"书圣"。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著名书法著作有《兰亭序》等。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因此,《书谱》概总为:"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有二王之妙"。四人被称为古代书家"四贤"。

王献之,字子敬,书法家、诗人,以行书和草书闻名后世。王献之幼年随父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为"二王"。

欧阳询(一年),字信本,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

虞世南,字伯施。唐初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绝。一曰忠谠,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词藻,五曰书翰。")。

褚遂良(-),字登善,唐朝政治家、书法家,褚遂良工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传世墨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

薛稷(~)字嗣通,中国唐代画家,书法家。工书法,师承褚遂良,与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并列初唐四大书法家。

颜真卿(-,一说-),字清臣,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他创立了"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

柳公权(年-年),字诚悬,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是唐朝最后一位著名书法家。擅长楷书,代表作有《神策军碑》、《玄秘塔碑》等。

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善草书,性好酒,世称张颠,也是“引中八仙”之一。其草书当时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并称“三绝”,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一。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又工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

怀素(-)唐时人,字藏真,僧名怀素,他是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与唐代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

苏轼(年1月8日-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北宋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黄庭坚(年-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北宋知名诗人,乃江西诗派祖师。书法亦能树格,为宋四家之一。黄庭坚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是江西诗派的开山祖师,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

米芾(-),自署姓名米或为芊,芾或为黻。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

蔡襄(-),字君谟,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专家。蔡襄为人忠厚、正直,讲究信义,且学识渊博,书艺高深,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蔡襄书法以其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

宋徽宗赵佶(公元年5月初5-年6月5日),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被后世评为“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编写《宋史》的史官,也感慨地说如果当初章惇的意见被采纳,北宋也许是另一种结局。并还说如"宋不立徽宗,金虽强,何衅以伐宋哉"。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鲜于枢(-)字伯机。与赵孟頫有"南赵北鲜"之称。他的书法成就主要在于行草。草书学怀素并自出新意。他的代表作有《安石杂诗卷》,《进学解卷》《苏轼海棠诗卷》等。与赵孟頫,邓文原并称为"元初三大家"。

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明代书画家,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存世作品有《岩居图》《秋兴八景图》《昼锦堂图》等。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等,刻有《戏鸿堂帖》。他的书法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刘墉(~),字崇如,号石庵、石庵、石盦、木庵、青原、香岩、勖斋、东武、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山东诸城人,著有《石庵诗集》。他的书法由董、赵入手,而后遍临晋唐宋诸家,尤得力于苏东坡、颜真卿和晋唐小楷,融会贯通,自成格局,因为喜用浓墨,时号为"浓墨宰相"。

吴昌硕(~7),初名剑虞、俊,又名俊卿,字香补,中年以后更字昌硕,以字行,亦署仓石、仓硕、苍硕,号缶庐、老缶、缶道人、老苍、苦铁、大聋、石尊者、乡阿姐、破荷亭长、五湖印匄、削庐、芜菁亭长等。是晚清杰出的艺术家,诗书画印皆自成家数,影响深远。著有《缶庐集》。他既是清代书法的殿军,又是近代书法的开山,他于篆、隶用功最多,尤其是《石鼓文》。吴昌硕的成就,是清中期以来两大传统深入融会的硕果,标志着清人重理古典的工作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为近现代书法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林散之(-),江苏江浦乌江人,名散之,号三痴生、江上老人、左耳、半残老人等。"诗书画三绝",尤其是草书享誉世界,被称之为"草圣"。

启功(--),姓爱新觉罗,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

赵朴初,年11月5日生于安庆,卓越的佛教领袖、杰出的书法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与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李志敏(5-),北京大学资深教授、书法家,率先倡导并实践引碑入草,其探索准确把握了当代书法发展方向及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gucaoa.com/jgcrybw/8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