荇菜,稻田无意长出的风景
在乡村的记忆里,荇菜是一个不会写的俗名,称“hen-si”。 童年就喜欢这种名字土得不知怎么写的水草,翠绿的叶是完美的心形,从不会有一个缺口或虫眼。从水底伸出的浅红的叶柄又细又长(所以叫“hen-si”?),每每从你戏水的臂膀掠过时,又软又滑。不像莲,叶柄有尖利的小刺,会把你划得生疼;也不像菱,在油亮的浮水叶之下,长长的叶柄和沉水叶沾满秽渍,让人心生不快。 每逢春夏,荇菜开出金黄的花,虽只能开半天,但瓣缘有细褶,似精心绣制的裙边。 五月的池塘,芦苇甚至已经长到堤上;母亲用来捆扎粽子用的藨草,已经挤满岸边。可是,荇菜总在你可望不及的地方。它静静地罩着水下的金鱼藻、菹草,仿佛在护佑一座只可远观的微型森林。只许美丽的鳑鲏鳞光闪闪的游弋,只让羞怯的小虾在它荫凉里小心进退。 那是故乡最柔软、最雅致的生命! 如今在荒废的乡村,可惜已见不到这种植物。 奔走于城市,心却留连于诗经。在离开家乡许多年以后,才明白当年乡村不名的俗草,竟然就是诗意的荇菜。才明白多年前那位水边吟哦的诗人,取材是多么的匠心独运! 清波之中有一片茂密的水草,小舟之上有一位美丽少女,窈窕身姿在水中倒影绰绰。船头荇菜轻轻向两边滑过,漾开。船上淑女,十指纤巧,左摘右采。即使在风光绮丽的江南,这也算是最美劳动场景。如果再加上春天,又遇上爱情的憧憬呢?一定称得上世间绝美风情画面。参差荇菜真的最适在诗经开篇读到。 一次偶尔见到一截荇菜断落在河岸上,连忙捡回,让它与水缸中的苦草为伴。可惜与我为邻的荇菜先是绿叶憔悴,再就香消玉殒。只在第二年春,又萌出瘦小的叶,待为其追肥后,方重燃生机。原来它耐贫瘠的能力远不及苦草。就在我给它殷勤添水时,它那些陷落水中的叶又迅速朽烂,再萌出一批新叶。原来荇菜是如此精致的生命,叶面那怕有虫眼般点滴破损,它会让残存的很快杇落,再生出新叶。 今年又偶遇一处荇菜花海,经打听得知,这里是一处废弃的养鱼塘。我终于明白荇菜与乡村池塘的奇特渊源。它浮水的叶很娇弱,不宜生活在水位暴涨暴跌的沟渠、江湖。它需要秧田养分的滋养,故不能避世于清瘦的涧潭。荇菜只适于浮生于秧田围绕的池塘。 所以如果乡村没有了秧田,自然也就没有了荇菜。原来优雅的荇菜,竟然是人类种植水稻的伴随物种。几千年来,正是古老的稻田无意施舍,成就了荇菜参差;而参差荇菜的诗意雅致,又悄悄印在一代代田舍郎的心里。 可惜,乡村日渐凋敝,如今有几人识得荇菜呢?参差荇菜,只能在走出乡村的人心中,一代又一代地化为绝唱。 (图片来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gucaoa.com/jgcrybw/7302.html
- 上一篇文章: 换个视角看宝山这条河道的变化快来为TA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