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楼兰,你可曾闻到了缕缕的墨香
白癜风早期证状的图片库 http://m.39.net/pf/a_4678322.html 楼兰遗址位于新疆若羌县罗布泊西北沙漠中,曾是汉代楼兰国国都、魏晋西域长史府驻地。年3月,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发现楼兰遗址并进行了考察,发掘大批文书写本与文物。随后,英国斯坦因、日本橘瑞超等也来到楼兰,大肆发掘,满载而归。 魏晋大佛塔遗址(年3月斯文·赫定摄) 楼兰张超济残纸是堪比《李柏文书》的楼兰文献,保存相对完整的是四封书信,以及数十枚墨书残片。从书者自称“济”“超济”“张超济”,以及“张主簿”来看,所指应为同一人。 西域探险中的斯文·赫定 张超济书信分别使用了楷书、行书、草书,有的还反复书写,表现了较高的文学修养和书法造诣。这四封信的书体与书写内容是有一定联系的。第一纸书于三月一日,为暮春修禊的前二日,“具承动静,春日和适”。作书端凝持重,笔笔回锋,是古拙的楷体,酷似王羲之《姨母帖》。写到“伏想御其宜”处,因笔误而止。第二纸作楷体,偏多侧锋,大小错落,较多稚拙趣味。第三纸行书,吊问丧疾,不仅在遣词上与传世魏晋法帖雷同,书法也极为酷似。第四纸谈的是军情,以草书写出,首行粗拙,从第二行开始字形突然缩小,然而视觉上并不突兀,字字独立,点画交待准确,反映了书者娴熟的笔墨驾驭能力。 斯文·赫定发现的楼兰古代绢画 张超济书信的书法特征在西晋时期具有代表性。首先,纸张发明后的迅速普及,使书写的材料空间大为拓宽,简牍狭窄的局限性被打破,书法率情挥洒创作成了可能。考古发掘实物表明,凉州武威、张掖的晋墓绘画砖中有种植桑麻的场景。其次,从张超济书信来看,当时之人可能同时掌握数种书体,根据致书对象、言事内容而用不同书体。试以王羲之传世法帖与张超济四纸相比较,大致规律是:亲戚慰藉以楷书,示以恭谨(《姨母帖》);吊问丧疾以行书,寓情行间(《追寻伤悼帖》);军旅行次以草书(《破羌帖》),以适军情火急。以这三种书体而言,楷书隶意颇为浓郁;草书还是字字独立未连绵成行,可看作章草的遗法;只有行书是全新的面貌,是当时的“今体”或“新体”。魏晋南北朝是汉字书体隶楷演变的关键期。隶书退出实用舞台已成必然,而楷书彻底泯灭“燕尾”特征还需要一个发展过程,行书却在两晋时期具备了基本外形和特征,此后沿袭千年未见大的变化。 五月二日济白羌帝帖西晋(—)纵23.0厘米横8.0厘米 纸本。草书。年3月斯文·赫定于楼兰遗址发掘。现藏瑞典斯德哥尔摩瑞典国立人种学博物馆。 写信的“济”,可能是张超济。[参见斯坦因《—年中亚旅行的科学成果(8卷本)》第2卷《罗布泊》,斯德哥尔摩—年版;孔好古《斯文·赫定楼兰所获汉文文书和零星文物》,斯德哥尔摩年版] 释文:五月二日济白。近及羌帝白,不具。烧奴至,虽不奉命,一一所覆。炎暑日隆,想早其宜。何能初不无音,迟…… 张超济四纸书体还给我们一个启示:像王羲之《姨母帖》这样朴拙面貌的尺牍书风,未必如一些学者所认为的,是他早年的“旧体”。可能是因为致书对象的不同和书信内容的需要,才以这种朴拙的楷行体写出。 司禾府印东汉(25—)边长2.0厘米高1.6厘米 煤晶质。瓦钮。阴刻,印文正刻。年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印文朴拙平实,典型的汉缪篆风格。汉朝设立西域都护府,屯田驻军来保障丝路的畅通与安全。 三月一日楼兰济逞白帖西晋(—)纵22.5厘米横12.5厘米 纸本。楷书。年3月斯文·赫定于楼兰遗址发掘。现藏瑞典斯德哥尔摩瑞典国立人种学博物馆。 释文:三月一日楼兰白书。济逞白。违旷遂久,思企委积。奉十一月书,具承动静,春日和适,伏想御其宜。 济逞白报帖西晋(—)纵22.5厘米横12.5厘米 纸本。行书。年3月斯文·赫定于楼兰遗址发掘。现藏瑞典斯德哥尔摩瑞典国立人种学博物馆。 释文:济逞白报,阴姑素无患苦,何悟奄至祸难。远承凶讳,益以感切。念追惟剥截,不可为怀。奈何! “三间房”遗址现状 楼兰古文书出土地“三间房遗址年斯文·赫定摄,魏晋时期西域长史府所在地 入城帖西晋(—)尺寸不详 纸本,行书。内容是一位名忠的人给上司的信札。另有草书添注小字二行。此帖书法存魏晋简牍隶书遗意。藏所不详。此图据杨镰《亲临秘境·新疆探险图说》(新疆人民出版社年6月版)。 释文:忠惶恐死罪。所致即付之。入城,挍至外田不?在须还,当往与相见。值信复白。忠惶恐、死罪死罪。所启马,从从郎君所宜。 其人致少勿(物),不知是何等勿(物)也。盛在革囊中,付广刚取之。囊缝上墨唇黑,故为信。 洛长安消息帖西晋(—)尺寸不详 纸本。楷书。此为近年新公布的楼兰文书,应为斯文·赫定年罗布泊发掘品。藏所不详。此为友人间问候吉凶的一封书信。信中谈及的京洛、长安战争,可能指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此纸书法风格与楼兰所出《张超济文书》相近,可能也是张超济之笔。此图据杨镰《亲临秘境·新疆探险图说》。 释文:不知当以何时迎致功曹神柩?念感。惟凶返,灼切之情,倍不可言。自别艰故,乃当如此。言增酸感,如何?卿体中恒自何如?洛、长安数有消息不?想恶贼已灭尽,太平在近也。有来人具示诸息,耗此一一。往言所具,不复多及。 超济白超等帖西晋(—)纵22.0厘米横15.5厘米 纸本。楷书。年3月斯文·赫定楼兰遗址发掘品,现藏瑞典斯德哥尔摩瑞典国立人种学博物馆。 张超济的四纸书信都是家书草稿,一些残纸还有反复练习的字迹,书体各异,文词基本相同。其人可能是从中原迁居凉州避难的中下层官吏。作书时张超济戍守楼兰,而弟妹、儿女仍居凉州。(参见日本书道教育会议编《楼兰发现残纸木牍》,年10月版) 释文:超济白。超等在远,弟妹及儿女在家,不能自偕,乃有衣食之乏。今启家诣南州,彼典计王黑许取五百斛谷,给足食用。愿约敕黑,使时付与。伏想笃恤垂念,当不须多白。超济白。 李柏致焉耆王书稿十六国前凉(—)纵23.8厘米横28.5厘米 纸本。行书。年日本大谷探险队橘瑞超楼兰遗址发掘品,日本龙谷大学藏。 这两封文书记载了前凉西域长史李柏讨伐叛乱的戊己校尉赵贞的史实,是楼兰遗址出土的重要文书写本。李柏事迹见《晋书·张轨附孙骏传》。 释文:五月七日,西域长史、关内侯柏顿首顿首。阔久不知问,常怀思想,不知亲相念便见忘也。诏家见遣,来慰劳诸国。此月二日来到海头,未知王问,邑邑!天热,想王国大小平安。王使口口俱共发,从北虏中与严参事往,不知到未。今遣使苻太往通消息,书不尽意。李柏顿首顿首。 李柏上张骏表稿十六国前凉(—)纵23.8厘米横39.7厘米 纸本。行书。年日本大谷探险队楼兰遗址发掘品,日本龙谷大学藏。 《李柏上张骏表稿》依王素先生定名。(参见王素《高昌史稿·统治篇》,文物出版社年9月版)此稿以行书写成,娴熟潇洒,已基本摆脱隶书笔意,书写时间上距王羲之《兰亭集序》()不足五十年,在书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参考研究价值。 释文:五月七日,海头西域长史、关内侯李柏顿首顿首。别口口口恒不去心,今奉台使来西,月二日到此海头,未知王消息,想国中平安,王使回复罗,从北虏中与严参事往,想是到也。今遣使符大往相闻通知消息,书不悉意。李柏顿首顿首。 比丘教授说法图南北朝(—)尺寸不一 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霍拉山东麓七个星佛寺明屋遗址发现,皆为残片。年英国探险队斯坦因发掘割取,现藏伦敦大英博物馆。 七个星佛寺始建于东晋,沿用至宋元时期。二十世纪初,日、德、英、俄等国探险队在此大肆挖掘,大量遗物被运往国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又发掘出佛像、写本,尤以焉耆——龟兹文《弥勒会见记》最为著名。 这组壁画残片反映了南北朝时期僧人讲经、辩经、写经的生动场景。僧侣们衣饰鲜明,神态专注,其中执笔书写的坐姿值得注意。 焉耆——龟兹文弥勒会见记唐(—)纵21.0厘米横18.5厘米 年3月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七个星佛寺遗址发现,共44页,两面书写。纸页写毕涂以黏质液体,至今墨迹犹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焉耆——龟兹文,又称吐火罗语,是三至九世纪西域使用的印欧语系语言,用中亚婆罗米斜体字母。《弥勒会见记》讲述了佛教弥勒菩萨的生平事迹,语言古朴典雅,是国内发现年代最早的佛教题材剧本。 同时又有《弥勒会见记》回鹘文评本。这一故事见汉译《贤愚经》卷二十《波婆离品》。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西汉(前—8)长18.5厘米宽12.5厘米 年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1号M8出土,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护膊为蓝、红、绿、黄、白五色织锦,以孔雀、仙鹤、辟邪、虎等瑞兽为背景,衬托“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篆书八字。同墓所出同一织物上另有“讨南羌”三字,可能本属同匹。此锦代表了汉代织锦的最高水平。《汉书·赵充国传》云,西汉神爵元年(前61),赵充国率军征羌,宣帝赐玺书曰:“今五星出东方,中国大利,蛮夷大败。”此锦应为这一时期的历史见证。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局部 尼雅遗址 位于新疆民丰县尼雅乡喀帕克阿斯干村北20千米沙漠中。尼雅是古精绝国都城,汉晋时期丝绸之路重镇。 万世如意锦东汉(25—) 年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1号墓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此为锦袍下摆,以绛紫色为地,褪红、沉香、宝蓝、白五色织锦,忍冬藤蔓纹间织有隶书“万世如意”字样。 且末夫人春君简西晋(—)尺寸不一 隶书。竹简。年斯坦因尼雅遗址发掘品。一组八枚,选四。罗振玉、王国维编《流沙坠简》(年宸翰楼印行)收录并为考释,现藏伦敦大英图书馆。 简正背面隶书,书艺高超。内容是西域诸国贵族妇女之间以美玉互赠问候的书信,收信者可能为且末夫人春君。(参见史树青《谈新疆民丰尼雅遗址》,《文物》年七八期合刊) 释文:奉谨以琅玕一,致问春君,幸毋相忘!大子矣夫人叩头,谨以琅玕一,致问夫人春君。苏且谨以琅玕一,致问春君。君华谨以琅玕一,致问且末夫人。 免责声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gucaoa.com/jgcgx/5736.html
- 上一篇文章: 克拉香草秋可售品种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