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白色食材堪称祛湿黄金,每天用它煮
食物进入机体后的消化吸收,离不开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转。 所以,一个人身体好不好,还是得看脾胃功能是否正常。 生活中,养好脾胃的方法并不少,但要说到最“美味”的,还得数——茯苓。 “中药八珍”数茯苓 说到茯苓,很多人、很多家庭都会感觉特别熟悉,它既是药材又是食材,一向被视为“中药八珍”之一,由于功效众多,又有“四时神药”的美誉。中医认为,春季进补应以“平补”为原则,补而不燥、因人而异,重在养肝补脾。春困是由湿气所致,湿气困于头部、四肢,会出现头昏脑胀、易疲劳等。茯苓可利水渗湿、健脾、宁心,能缓解春困。 因此,茯苓虽然长相低调,但功效却不容小觑。 1 健脾开胃,助消化 2 利水祛湿,消水肿 3 养心安神,治失眠 4 化痰祛湿,治头秃 茯苓怎么吃 1 山药茯苓包子 山药茯苓包子出自中医古籍《儒门事亲》,其功效为健脾养胃,补肾涩精。对于肾虚不固,尿频,遗精,遗尿等症有益。 材料:山药粉克,茯苓粉克,面粉克,白糖克,熟芝麻、花生碎、橄榄油适量。 做法:将山药粉、茯苓粉放在大碗中,加水适量,浸泡成糊,然后隔水蒸半小时,加入适量的面粉和橄榄油、熟芝麻、花生碎,制成馅;剩下的面粉加水揉成面团,发酵,分成小面团,包上之前做好的茯苓山药馅,蒸熟即可。 2 茯苓糕 材料:面粉g、茯苓15g、发酵粉3g、泡打粉3g、白糖20g、各种干果适量、清水g。 做法:茯苓打成粉,和面粉、泡打粉、糖混合后过筛。发酵粉和清水混合后静置10分钟左右,倒入,搅拌成比较稠的面糊。将面糊放于温暖处发酵至2倍大。取一个大点的容器,底部及四周抹油,将发酵好的面糊倒入,上面撒些干果,蒸锅里水开了以后蒸25分钟即可。 3 茯苓养胃汤 材料:茯苓20g,鲜淮山g,芡实20g,莲子20g,猪骨g。 做法:猪骨洗净焯水,芡实、莲子温水泡1小时。向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煮沸,纳入上述材料,慢火煮1小时,调味即可。 4 红枣茯苓粥 材料:大红枣20枚,茯苓30克,粳米克。 做法:红枣洗净去核,茯苓捣碎,与粳米共煮成粥,代早餐食。可滋润皮肤,增加弹性光泽。 5 芡实茯苓山药粥 材料:芡实15克,白茯苓15克,山药15克,粳米克。 做法: 1.芡实和茯苓提前一天用清水泡发; 2.粳米提前一小时泡发; 3.山药洗净,去皮,切成小粒,泡在清水中; 4.将以上材料混合,淘洗干净之后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即成。 功效: 健脾益气、祛湿止泻,适用于有泄泻、脘腹冷痛、食欲不振、倦怠乏力、面色晦暗等症状的人群。 6 茯苓芝麻饼 材料:茯苓克,粳米克,黑芝麻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茯苓、粳米碾成细粉;黑芝麻炒熟,打碎。加水将以上诸品加白糖调成稠糊状,以文火烙成薄饼。小儿常因脾胃虚弱而出现贫血,证见:面色?白,食欲不振,困倦嗜卧,四肢乏力,或见腹泻,唇舌色淡,舌苔薄白,脉细弱。有上述症状的小儿,不妨试试茯苓芝麻饼。 目前市面上有不少茯苓伪品,下面教大家简单辨识真假,以防上当受骗。 因为茯苓看起来象一块白色面粉团,所以很多伪品就是使用淀粉掺假而成。 正品:表面一般比较细腻光滑,把茯苓放到嘴里咀嚼,味道很淡,而且有粘牙感。 伪品:表面看起来有颗粒感,质地较疏松,用指甲划一下,会有淀粉粒掉落,放到嘴里咀嚼,会有甜甜的感觉,没有粘牙感,很容易虫蛀或者霉变。 小贴士 注意,茯苓虽好但是,孕妇慎用! 因为部分中医师认为,茯苓利水渗湿,它是下行的,容易引起滑胎。 除此之外,糖尿病人和更年期的人也应尽量少用,但如果非用不可的话,最好配合甘寒养阴的药材使用,如熟地黄、枸杞子、甘草,这些都有滋补津液的作用,配合使用就会达到补肾阴的效果。 此外,茯苓饼也不宜吃太多,它会使便秘人群加重便秘。 茯苓饼主要是由茯苓细粉、米粉、白糖加工而成,其中的茯苓是中医常用来利水渗湿的药,还有助于宁心安神、健脾和中。 平时适量吃茯苓饼可以提高食欲、促进消化;经常拉肚子的人可以适量食用。但是并不建议便秘患者食用,会加重便秘。 另外,茯苓饼在制作过程中为了增强口感,往往添加了蜂蜜、白砂糖等原料,含糖量较高,故糖尿病患者要少吃甚至不吃。 综合:养生中国、健康上海、生命时报、申城最生活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毛雯露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gucaoa.com/jgcgj/11775.html
- 上一篇文章: 这种野草比起何首乌不遑多让,深受农村妇女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