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真的佛系书法,褪尽人间烟火,融会生
怎么辨别毛笔适合写多大的字?毛笔的大小
壹 李叔同俗书年8月之前 临魏灵藏造像(早年) 这就是李叔同临的《魏灵藏造像》 可以对比一下: 再来看一张《张猛龙碑》: 临张猛龙碑(早年) 这也是李叔同早年写的,比一比,还是很像! 李叔同出家以前临摹过的,可不止有这么点,《石鼓文》《峄山刻石》《天发神谶碑》一系列的魏碑造像,唐宋名书家的各种墨迹,可以说样样都有,学什么像什么! 一度在上海的《太平洋报·画报》霸屏,画报,成了李叔同的个人书法连载。 可以说是融会了古今,兼用了方圆。 卫生金镜四条屏(约) 篆书,学邓石如,笔力健劲,气势沉着。 隶书四条屏(临杨岘,) 隶书,学杨岘,方圆兼用,方笔棱峭,圆笔轻细。 复归于婴儿(年前后) 春鸿明月八言联 一剪梅词半首 大字楷书,线条粗重方硬,结体茂密开张,北碑之风跃然纸上。 姜母强太夫人墓志铭() 这是“俗书”时代的“绝笔”,明显受到了钟繇、二王的影响。 致徐耀廷札() 节录王次回问答词卷() 行书,学的是苏轼黄庭坚,苏的宽扁结体,黄的开张用笔,也是学了个十足十。 贰 弘一法师·僧书“弘一体”年后 李叔同出家后,就变成了弘一法师,一个虔诚的律宗苦行僧! 他的书法,也开始一步步磨掉了锋芒,洗净了铅华。 一法万缘五言联() 即今若觅七言联() 佛号与莲池大師偈语() 这五年多(年秋—年),弘一还没有走出“俗书”路子,北碑还是他书法的核心,《张猛龙碑》碑阴书法,帖学中的圆笔的运用,让北碑方笔的刚猛,慢慢减轻。 佛号与慈照宗主法语 元妙叶禅师《十大碍行》() 这四年(—),弘一在印光的启发下,借鉴魏晋小楷,北碑风气终于被彻底打破,楷书新风格开始悄然形成:平静、沉稳而恬淡。 不过,这只是正经创作的时候,写给朋友的信札可不是。 致某居士 致刘质平 笔飞墨舞,轻松自如,在佛门敛去的艺术家气质,表露无疑。 具足大悲心() 佛号() 一即文随七言联() 广大清净七言联() 这一个五年(—),变法,探索,终于早期的“弘一体”成形了。面目虽已清晰,却还左右摇摆:有时刚性犹在,有时一味恬静。 如来普贤八言联() 佛号() 《咏净峰寺》诗() 华严宗大法师名号() 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念佛救国六言联() 一心平等五言联() 闽南佛法四言联() 灵峰(蕅益)大师警训() 常获恒涂五言联() 这十年(—),弘一书法成熟了,烟火气一步步褪去,慢慢写出了佛系的自我。书法风格极其统一,即使有,也只是丰腴到疏瘦的渐变。 遗嘱() 悲欣交集——绝笔() ----以下是广告----- 仿唐鸡距笔小楷利器 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写小楷的首选: 专业小楷抄经原大小行草书手札等~ 笔肚饱满,弹性好,韧性足,笔尖灵动,收锋效果极佳, 可以识别或扫描上图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gucaoa.com/jgczz/8112.html
- 上一篇文章: 学习草书的最佳范本,莫过于书谱
- 下一篇文章: 看古人是如何吐槽草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