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身处21世纪的今天,回顾悠久的的中国书法史,在中华大地,涌现出了如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苏轼、米芾、黄庭坚等一大批杰出的书法艺术家,但同时在学术界、理论界、艺术家群体等等,关于传统与革新、继承与改良的论战也从未停歇,中国书法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在哪里?如何继承传统精髓并发展壮大,众说纷纭,时至今日也无定论。

当今书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笔墨”是中国书法的精髓,“笔墨”的法则有助于艺术家不断的探索和创新。纵观中国书法的发展历史,只有鉴古方可开今,只有继承方能发展,只有把历史作为参照,与历史对话,把前人作为自己挑战和超越的对象,不断的自我演进,方可自开新面而成一家。

书法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文明几千年传承的见证者和承载者,为了更好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和弘扬书法艺术精神,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定文化自信,搭建一个书法家、爱好者展示、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书法创作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扩大其影响力,让大众尤其是青少年加入到书法学习的队伍之中,中国美网携手四川省艺术研究院紧跟时代步伐,响应党和政府的文化大繁荣号召,特举办本次“鉴古开今·笔墨精神”首届书法作品展。

该展事拟每年举办一届,力争将本展事办成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愿意参与、人民大众喜爱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特邀艺术家

(按姓氏排序)

何其状

特邀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年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入展

年全国第二届篆书展入展

年四川“永逸杯”行草展获奖

年全国第四届草书展入展

全国第四届青年展入展

年四川?浙江书法篆刻名家精品交流展

中韩书法交流展

四川省第六届书法篆刻展获奖

年四川省“群星璀璨”书法类三等奖

中韩书法交流展

宜宾市“阳翰笙文艺奖”书法类银奖

文/曾德宏

行书张岱《湖心亭看雪》x33cm

珙县何其状,七0后,职业司机,气概通达,性灵豁畅。玩车技如驱绵羊,挥笔翰如履熟道。以书写之细心驾驭铁骑,安全行驶,从无闪失;以驾车之行迹跃然纸上,旖旎逶迤,行云流水,连贯通透。自年以来,精心草圣,积有岁时,长江之滨,巴蜀内外,其名大著。

伏谓其书,首在专工精熟。百工技艺,必先钟情而后倾心,必先倾心而后勤为,必先勤奋而后精熟,必先精熟而后贯通,必先贯通而后超迈。其状之于草书,如张芝之池水尽墨,如怀素之退笔成冢,如张旭之观奇峰听松涛,工余饭后,觉前如厕,见缝插针,读帖临空,无不心追手摹,熟记默念,几至成诵。黄山谷,醉狂僧,张长史,张伯英,草圣法帖随身带,韦编三绝不熄灯。草圣最为难,意大于法,韵重于理,简约无比,变化万端。符号微异,失却千里。非慧根清静者无以至精微,非气概通疏者无以知变化,非废寝忘食者无以至精熟。精熟二字,凝结其状万千心血。

草书何绍基《慈仁寺荷花池》xcm

人之有成,为人所欣羡者,不在乎其事事良多,而在于其专精一事。专精熟稔,乃至于心手双畅,游刃有余。观其状之作,精心草圣,心无旁骛,守一如初。用志不分,乃凝于神。专攻一事,守一以恒,直至精熟。熟能生巧,巧化万端。孙过庭云:“五合交臻,神融笔畅。畅无不适,蒙无所从。”诚哉斯言。

其状草书,品其格调高古,异乎流俗,爽然心动。草书为专攻,旁通二篆,俯贯八分,包括篇章,涵泳飞白,故能高迈脱俗。路子纯正,数年努力,由黄山谷入手,醉心颠张醉素,再登伯英堂奥,悉心草圣,取法乎上,神采俊逸。数年苦经营,偶尔露峥嵘。小试锋芒,脱颖而出。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入展,四川省第五届书法篆刻新人新作展三等奖,四川省首届青年书法篆刻展入展,非格调高雅者何以得逞。

草书苏轼《记承天寺夜游》40x35cm

其状长年驾驭,熟知道路之崎岖,乃能驾轻就熟,越险道,走奇峰,观美景。其治艺亦如斯。轻车熟路,左右逢源,无不如志。于形质谙然心扉,于法意通会变化,于性灵超然独绝。所以艺高人胆大,妙笔生花。“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又如“孤蓬自振,惊沙做飞”。回环缭绕相拘连,千变万化在眼前。云烟万里,意趣无穷。

书中自有千千结,我为书法误一生。醉心草圣自娱悦,痛快淋漓划天心。愿其状草书进入自由境界。

(本文节选自《一颠一狂多意气,兴来走笔如旋风)》

行书《一念放下万般自在》42x18cm

行书《六祖惠能偈》42x20cm

行书《无罣碍》60x25cm

行书《弦外之音》x28cm

行书苏轼《归宜兴留题竹西寺》x33cm

草书岑参《司马相如琴台》x40cm

草书岑参《司马相如琴台》x40cm

篆书岑参《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其一》x78cm

草书张弼《元宵赏灯》x97cm

THE

EN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gucaoa.com/jgcxw/6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