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古装剧中,经常听到“金疮药”一词,而且大都是有人受伤之后。显然,“金疮药”是一种治伤的药。那么为什么后来金疮药消失了呢?

据了解,金创药是一种主治刀斧、跌打损伤的药品。它是由雄猪油、松香、樟脑等药材组成的膏状物,先将松香、猪油、黄蜡三样熬化,过滤掉渣滓。等它们冷却后,再加入血竭等已经被研制成粉末状的药材,最后搅拌均匀,放在瓷器中贮存。只要是跌打损伤、刀剑伤,将金疮药敷在患处或者周围,立马就能止血止痛,更不用担心会感染化脓了。

特殊的时代背景,造就了金疮药的辉煌。众所周知,古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还处于农耕时代。由于技术的限制,人们大都是用最原始的方法生产生活。在劳作的过程中,经常会被镰刀等工具割伤,穷苦人家生存都困难,哪里来的闲钱买药呢?他们要么是自己在山上挖一些能止血消炎的草药,要么就去药铺里买一些最便宜的止血药,要么随便包扎一下就可以了。由于金疮药物美价廉,因此深受百姓们的青睐。

另外,在朝代更迭时,往往会发生战争。战场上刀剑无眼,士兵们受伤是很正常的事。冷兵器时代,刀剑伤是最多的。这时,金疮药的需求就变大了,成了行军打仗的必备药品,以备不时之需。随着时间的流逝,金疮药也在不断改进,使其药效更好。

至于金疮药为什么后来消失了,要从一个人说起。王懿荣,山东烟台人,我国近代金石学家、书法家、鉴藏家,曾经深受慈禧的赏识。他通晓医术,一次生病后去药铺抓药时,买到了一种叫“龙骨”的药材。虽说它叫龙骨,但不是真的龙骨头,毕竟世界上有没有龙都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这里是指动物的骨头或者壳。

回到家后,王懿荣发现“龙骨”是金疮药成分中的一种。而且,“龙骨”上面还有一些他看不懂的文字。由于他是一个古玩收藏爱好者,对这些奇奇怪怪的玩意儿很感兴趣。于是,他开始研究起“龙骨”上面的文字。王懿荣翻阅了很多史书,查了很多资料,有了惊人发现。原来啊,“龙骨”是商代的产物,所以他看不懂上面的文字,它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的出现,证明中国在商朝就已经有了汉字,把汉字的历史推到了公元前多年前,是瑰宝。对此,王懿荣很惊喜,开始从山东古董商人范维卿手中大量收购。

很快,王懿荣发现了甲骨文的消息不胫而走,手里有甲骨文的商人开始坐地起价,导致它价格暴涨。即便如此,他也不惜花大价钱收购,毕竟这是不可多得的文物。但可惜的是,他还没收集多少,就在庚子国难时与妻子、大儿媳一起服毒后投井殉节。

王懿荣去世后,他的朋友刘鹗也是一位收藏家,购买了余片甲骨文。既然甲骨文如此珍贵且稀少,那么就不适合药用了,金疮药慢慢就消失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gucaoa.com/jgcxw/10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