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湯治太陽中寒,肩頸腰背發緊酸痛,惡風
白癜风介绍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4039370163788725&wfr=spider&for=pc 點擊藍字關注“弘度中醫” 弘度中醫 弘濟醫道 度化疾苦 葛根湯:治太陽中寒,肩頸腰背發緊酸痛,惡風寒無汗,脈浮緊;或與陽明合病者,伴有下利或嘔惡者;或有氣逆沖胸、牙關緊閉、小便短少者。(或然證:頭痛、發熱) 《傷寒論》曰: (1)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2)太陽(中寒)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傷寒。 (3)太陽病,肩背強几几,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 (4)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下利,葛根湯主之。 (5)太陽與陽明合病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湯加半夏主之。(加半夏二兩) 《金櫃》曰: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氣上沖胸,口噤不得語,欲作剛痙,葛根湯主之。 原文示例了,人體感受風寒後,寒邪侵襲太陽膀胱經筋肌肉,出現了肩頸及與腰背發緊酸痛,惡汗無汗者,或與陽明合病,伴有腹瀉者,皆宜葛根湯,若無腹瀉反有嘔者,則加半夏即合小半夏湯止嘔惡,若肩頸背腰發緊酸痛惡寒無汗諸葛根湯證者,反而出現了小便短少,氣逆上沖胸膈,牙關緊閉說不了話,即將成剛痙病,依然宜用葛根湯治療,現醫療急救體系較古代完善,若情況緊急者可送醫院急救。葛根湯與桂枝加葛根湯治證相似,鑒別在於有無汗出,亦有別於麻黃湯治太陽中寒周身骨節疼痛者。 方 葛根湯 葛根四兩麻黃三兩桂枝二兩 白芍藥二兩炙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切半) 生薑三兩(切片)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白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餘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諸湯皆仿此。 加減法示現: (1)伴有頸腰扭傷者,加當歸、威靈仙、丹參、續斷各二兩,三七、紅花、桃仁、川芎各一兩,乳香、沒藥各二錢(烊化),若是腰扭傷,再加川牛膝二兩。 (2)伴有肢節疼痛者,加芍藥一兩(補血、通血痹,仿桂枝新加湯法)。上肢節痺痛者(如網球肘),加黃芪、桑枝、當歸、伸筋草各三兩。 (3)素有鼻塞、鼻癢、鼻窒者,加辛夷三兩。 (4)鼻淵,流濃黃涕者,合蒼耳散(加辛夷三兩,蒼芷各一兩半)。 (5)咽痛者,加苦桔梗一兩(合桔梗湯,《別錄》曰:桔梗,味辛苦,療喉咽痛)。腫痛甚者加射干三兩。(《本經》言:射乾,味苦平,治喉痺咽痛) (6)咽乾欲引飲,即津液少者,咽喉後壁紫紅紋路,或伴有咽喉灼熱感、咽乾癢異物感,甚則引發咳嗽者,加麥冬四五兩。 (7)若伴有咽癢(無咽乾)咳嗽或素有遇寒則咽癢咳嗽者,加陳皮六兩枳實一兩即合橘枳姜湯。 (8)嘔惡、嘔吐者,加半夏二兩 (9)胸膈煩悶加黃芩二兩。 (10)胸膈悶痛有痰者,加枳實、茯苓各三兩。 (11)腹內寒下利者,加乾姜二兩,臍腹無寒冷則不加。 (12)腹脹者,加厚樸三兩。宿食不消,加神曲三兩。肉食不消,加山楂三兩。腹滿氣滯腹痛者,青皮、陳皮、砂仁各三兩。 病案 辨病證脈並治 病名:太陽中寒 症狀:兩手麻木疼痛半年,沿著肩肘至小指麻木疼痛,右手更甚,伴有肩頸背發緊僵硬,惡風畏寒,無汗。 舌象:舌淡苔白。(網診無脈) 治療:葛根湯減量麻黃加桑枝伸筋草。 案 太陽中寒 張某,女,43歲。兩手麻木疼痛半年,肩肘至小指麻木疼痛,右手尤甚,肩頸背發緊僵硬,惡風畏寒,舌淡苔白。西醫診為:網球肘。 葛根40麻黃15桂枝20白芍藥20 炙甘草20桑枝30伸筋草15大棗60(切半) 生薑30(切片,自備)五劑 取清水1.8升浸泡20分鐘,大火煮沸,再文火煎至毫升,去渣,分三次溫服,日三服。 復診:肩肘小指項麻木疼痛、背發緊諸證近消,原方不變,三劑,如服煎服,盡服諸證消。 病案 辨病證脈並治 病名:太陽中風 症狀:頭部易出汗,肩頸疼痛兩年,俯仰尤甚,遇冷空調,肩背腰拘緊惡寒,左上肢痲痹酸痛,兩少腹拘緊按痛,舌淡苔薄白。 舌象:舌淡苔白(網診無脈)。 治療:桂枝加葛根湯加桑枝二兩、芍藥一兩。 案 太陽中風 鄭某,男,28歲。頭部易出汗,肩頸疼痛兩年,俯仰尤甚,遇冷空調,肩背腰拘緊惡寒,左上肢痲痹酸痛,兩少腹拘緊按痛,舌淡苔薄白。 葛根40麻黃15桂枝20桑枝20 白芍藥30炙甘草20大棗60(切半) 生薑30(切片) 七劑 取清水1.8升浸泡20分鐘,大火煮沸,再文火煎至毫升,去渣,分三次溫服,日三服。 復診:肩頸疼痛左肢痲痹酸痛諸證盡消。 點擊下方關注我 你“在看”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gucaoa.com/jgcgx/9970.html
- 上一篇文章: 根治一切疑难杂症都能的秘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