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费用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513569.html

一、清代草书状况

清王朝从入关(年)到灭亡(年),历经年,就草书而言,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以八大山人去世(年)为分界,前期草书呈强势,是明代的承接期,仅60年左右,此后为衰微期,有长达年的沉寂。晚明由于李贽、袁宏道等一大批思想家倡导艺术抒发个人情性、独抒性灵。草书恰与这种思想合拍,出现了异峰突起的现象,在此前后涌现出了一批大家,如徐渭、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等。随后王铎、傅山、朱耷挟裹明末草书之势进入清代。沙孟海说:“明清之交,书法人才辈出,这是过去未有的现象。”明王铎《琅华馆帖》(局部)其间还有归庄、宋曹、许友等尚能草,亦可观。乾嘉之后,在长达年的时间里,能草者却寥若晨星,仅有包世臣(—)、黄慎(—)、蒲华(—)等数人而已,几乎不成气候。包世臣《艺舟双楫·国朝书品》收书家91人,善草书者仅7人,其中王铎、傅山、邓石如尚有口碑,另5人已悄然无息。清代草书衰微,是事实,也是定论。甚至有人认为“清朝人不写草书”“清朝没有大草”(林鹏语)。“整个清代几乎无人能在草书上有所成就”(邱振中语)。康有为认为:“近世北碑盛行,帖学渐废,草法则既灭绝。”是什么原因使草书从明清之交的高峰陡然衰颓下来,甚至断裂了?为何从黄道周、王铎、傅山等人之后几无继嗣者?清傅山《草书杜甫遣兴之一诗扇》二、社会环境书法是文化现象,更是社会现象。王思治《清代前期历史地位论纲》说:“在清代前期,作为封建专制主义空前强化的产物,就是文字狱的酷烈。文字狱是封建专制主义的文化统制政策,其用意以高压手段规范文字著述,钳制人们的思想。在康、雍、乾三朝,尤其是乾隆时,由于统治者猜疑过甚,因文字狱获罪者,比比皆是……”文字狱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人们的头顶!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人们还有多大的胆量去放逸潇洒地写草书呢?王铎入清后只8个年头,才60花甲就归西而去。傅山则隐居山林,闭门自得,八大只有入佛入道发泄点愤闷。草书至此便沉寂下来了。清八大山人草书联再则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康熙爱董,乾隆尚赵,谁不紧跟?沈荃为明代台阁体书法家沈度的十世孙,他学董其昌,御制碑文多由他书写。高士奇书法也学董其昌,因而受到康熙宠幸。食其爵禄者的知识分子都会审度自己的命运和选择,必然带有依附性。此为草书沉寂的社会因素之二。清代科举制度所产生的馆阁体要求乌、方、光,使得这一时期的学子在这种固定模式的追寻中,书写日益僵化。沙孟海言:“由于馆阁体束缚得厉害,当时不少知识分子辛辛苦苦:从小学习折纸卷,天天练习馆阁体。这好比妇女缠小脚,缠过之后再放松,也已经流下深刻的创痕。清代前期的著名书法家,如姜宸英、张照、刘墉、梁同书、王文治……无一不从科举出身,受过馆阁体的‘洗礼’。后来虽然也纵览碑帖,力追大雅,但小脚创痕难以补救,落笔就是凡庸拘谨,再没有明末清初那一批人豪放拙朴的气息了。”这也是草书沉寂的又一原因。明董其昌《草书七绝扇面》清王朝提倡程朱理学,康熙重新刊刻《理性大全》,命人编写《性理精义》,理学的伦理学说是清王朝的统治思想,科举取士考试经书,仍以宋儒为依据。书法也必然会体现程朱思想。朱熹认为读书治学应以居敬为主:“整齐严肃便是敬,散乱不收便是不敬。”故书法也提倡端严谨重,他言:“省平日得见韩公书迹,虽与亲戚卑幼,亦皆端严谨重,略与此同,未尝一笔作草势,盖其胸中安静详密,雍容和豫,……书札细事,而于人之德性,其相关如此者。”又言“本朝如蔡忠谟以前,皆有典则,及至黄、米诸人出来,便不肯恁地,要之这便是世态衰下,其为人亦然。”“至于黄、米,而欹侧媚狂怒张之势极矣。”朱子这些话不得不影响到倾心科举追慕成名的学子们,这就在思想层面上滞塞了草书的发展。三、学术氛围再从知识分子也就是“士”这个层面看,“凡当主权者喜爱干涉人民思想的时代,学者的聪明才力,只有全部用去注释古典”(钱穆语)。所以在江南一带的士子学人对清政府,从起初的抗争走向逃避而采取鄙视的态度。这时一大批才华横溢的人,避嫌政治,冥心追古,淹没于繁琐的考证之中,不知不觉地走上了脱离实践的道路。但他们学术成果之丰硕,研究层面之广、之深,在中国学术史上也是不多见的。乾嘉年间金石考据之学大盛,并播于大江南北,这种群体研究态势,也严重影响到清代书法的走向。书法形成了以考据为中心、以金石碑版为素材的创作局面。元赵孟頫《奉别帖》书法是文化人的表象,其风格往往由他们的治学内容、治学方法、治学态度来确定。我们不妨考察一下清代学术氛围对书法的影响。1.治学内容: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言:“其研究范围,以经学为中心,而衍及小学、音韵、史学、天算、水地、典章制度、金石、校勘、辑逸,等等。而引证取材,多极于两汉,故亦有‘汉学’之目。当斯时也,学风殆统于一。”震钧《国朝书人辑略》序说:“雍乾以降,文字之狱甚严,一时学述变而考古,学士通人究心篆隶。一代之文艺固由一代之功令推激而成,书道所系亦重矣哉。”沙孟海言:“嘉道以后,汉魏碑志,出土渐多,一方面固然供给几位小学家去考证经史的资料,又一方面便在书学界开个光明灿烂的新纪元。”2.治学方法梁启超言:“其治学根本方法,在‘实事求是’‘无征不信’。”《辞源》释“汉学”:“汉学重实证而轻议论,对整理古籍,自群经至于子史,辨别真伪,往往过前人。……学者群趋考证,训诂一字一音,往往数百言。”清梁启超手札3.治学态度据《清史稿》载:桂馥:博涉群书,尤潜心小学,精通声义。……四十年间,日取许氏《说文》与诸经之义相疏证,为《说文义证》五十卷。力穷根柢,为一生精力所在。钱大昕:既乃研精经、史,于经义之聚讼难决者,皆能剖析源流。钱坫:著《史记补注》百三十卷,详于音训及郡县沿革、山川所在。孙星衍:博极群书,勤于著述。又好聚书,闻人家藏有善本,借钞无虚日。金石文字,靡不考其原委。翁方纲:尤精金石之学,所著《两汉金石记》,剖析毫芒,参以说文、正义,考证至精。清翁方纲手札这些在书法史上留有痕迹的学人,著述甚丰。由以上三点可知清代的学术氛围,有清一代学人倾心考据、训诂,形成了“家家许、郑,人人贾、马,东汉学烂然如日中天”的局面,汉学占据了学术界的主导地位。康有为言:“完白既出之后,三尺竖童仅解操笔,皆能为篆。”又言:“迄于咸、同,碑学大播,三尺之童,十室之社,莫不口北碑、写魏体,盖俗尚成矣。”这种潮流,无疑对帖学充满了强烈的排斥性,张旭、怀素被遗忘了,对王铎也不屑一顾,草书顿遭遏止。甚至吴大澂与俞曲园等相约,通信全用篆、隶书写,约期相互审核,看谁错字多。包世臣曾感叹:“草则习之者少,故谓草法不传耳。”再加上学人采用的是十分精密细致的校勘方法来治学,博引旁证,条分缕析,重证据罗列而少理论发挥。治学态度是温恭朴实,冷静缜密,铢积累寸,克勤克俭,治一业终身以之。这与草书所需要的热情洋溢、疏狂放浪、飞动潇洒的风采恰成对照而扞格难容。在这种学风里,学者们沉浸在理性的书斋生活之中,阻止了草书“放浪形骸之外”情性的发挥。清康有为行书联四、体势差异书有篆隶正行草之分,形态上有很大的差别。篆隶以均衡对称为基调,排列整齐为特点。篆隶静态空间构筑与草书节奏挥运,偏重点不同,在形态上存在差别。蔡邕《篆势》云:“或龟文针裂,栉比龙鳞。”“纵者如悬,衡者如编。”是言篆如龟纹龙鳞有序,如悬针编织排列。卫恒《隶势》云:“或栉比针裂,或砥平绳直……或规旋矩折,修短相副。”同样言隶如梳齿排列,如针并列,要平而直,回旋适度,转折应矩。崔瑗《草势》云:“方不中矩,圆不副规。抑左扬右,兀若竦崎。兽跂鸟跱,志在飞移;狡兔暴骇,将奔未驰。”上论道出草书与篆隶的时空各异、构架有别,书家难以兼擅。由于草书与他书在构架上的差别,法与意的含量不一样。所以,刘熙载《艺概·书概》言:“他书法多于意,草书意多于法。”欣赏一幅草书时,视线会随线条的流动而转移,意趣和线条的流动交织在一起。“意”表现在意气风发,意味深长。带有极大的偶然性、随机性,很难重复。唐张旭《古诗四帖》(局部)怀素《自叙帖》记载:“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徐渭草书被人称为“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这是一种忘怀楷则的状态。那楷书的书写状态是怎样的呢?欧阳询《八诀》中的两句话是对自己最好的注脚:“澄神静虑,端己正容。”清代的学者们,长期沉浸于金石碑版的考据中,“澄神静虑”是他们最基本的学术品格,由此引发的书法必然体现出“端己正容”的特征。乾嘉学派书写的篆隶,后来兴起的碑学都表现出这一特征。这种特征、这种品格,确定了他们很难进入草书狂放的状态。再则魏碑朴实质拙、方峻严整的形态与草书连绵回环的体势相忤。阮元《北碑南帖论》言:“是故短笺长卷,意态挥洒,则帖擅其长。界格方严、法书深刻,则碑据其胜。”说明草书与魏碑体势有所不同。试看张裕钊、陶浚宣二人的墨迹,张氏书得方峻严整之趣,略显生硬刻意,难在大草上施展手脚;陶氏书质朴守拙,几乎无法涉足草书飞动迅疾的领域。赵之谦写魏碑,能和以婀娜秀媚,笔意合于帖学,碑态用于行书很可观,至于后来的沈曾植、于右任以碑入草,也可见碑学家们探索的步伐和开拓的进程。清沈曾植草书团扇五、笔法变迁用笔是书法的核心,它直接关系线条的质感。书到王羲之,以“妍”取代了“质”,用笔更加丰富,提按顿挫、腾跳使转的用笔技巧更充分地展示线条的精致细腻。到清代碑学大盛,书风由“妍”返“质”。这是一次复古图新的潮流,但笔法不可能是周秦汉魏的再现,而是掺入有清一代书法家以笔追铸刻、以纸追金石的新解读。清人用“涩”笔去追摹“铸”痕。汉魏碑文多为刻凿而成,刻凿的工艺宜于表现方刚,魏碑的这种特征尤为明显,所以清人又以铺毫、劲折的用笔去表现“刻凿”的痕迹,形成所谓的金石气。金石气的用笔特征就是涩笔的运用和方刚劲折刀味的展现。下面来分析这两点对草书的影响。“涩”在早期书论中出现于汉代。蔡邕《九势》:“涩势,在于紧战行之法。”唐李世民《笔法诀》:“为画必勒,贵涩而迟。”后来千余年的书论中,“涩”这个字眼几乎绝迹,到清代才被启用,并在碑学中被广泛提倡。包世臣《艺舟双楫》:“北朝人书,落笔峻而结体庄和,行墨涩而取势排宕。万毫齐力,故能峻;五指齐力,故能涩。”清包世臣草书联刘熙载《艺概》:“用笔者皆习闻涩笔之说,然每不知如何得涩。惟笔方欲行,如有物以拒之,竭力而与之争,斯不期涩而自涩矣。”康有为更是大力张扬“涩”的用笔方法,《广艺舟双楫》中不下十次用到这个字眼,“力沉着而出以涩笔”“唐以前之书涩,唐以后之书滑”“中郎为最精,其论贵疾势涩笔”“以疾涩通八法之则”“侧之必收,勒之必涩”……可见“涩”对碑学的重要性。“涩”笔由流体性运动转向颗粒性运动,无疑给清代书坛带来了新现象,丰富了书法的语言。如金农、何绍基、康有为、吴昌硕等,都是大量采用涩笔而成功的。清何绍基《金陵杂述》局部但事物也有两面性,“涩”这个字眼含有凝重迟滞感,恰与孙过庭提出“草贵流而畅”的用笔方法相违背。历代书家论草:索靖《草书状》:“飘若惊鸾。”虞世南《笔髓论·释草》:“草即纵心奔放,……蹙旋转锋,亦如腾猿过树,逸蚪得水。”张旭言草:“孤蓬自振,惊沙坐飞。”怀素《自叙帖》载:“笔下唯看激电流,字成只畏盘龙走。”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张长史草书,颓然天放。”黄庭坚言怀素书:“飞鸟出林,惊蛇入草。”这里“惊”“纵心奔放”“激电流”“天放”都是草书“流而畅”用笔的表象,“涩”笔体现出的却是厚实凝重、苍茫迟滞,如果用得不好,会出现板结、呆滞,这在清代书家作品中也是有的。可见碑学用笔的内在因素也制约了草书的盛行。李瑞清用笔涩而颤,他学黄庭坚,但终没有承接黄氏大草的一丝痕迹。宋黄庭坚《糟姜帖》在书法发展的进程中,帖学书风符合书写的自然法则,用笔为流体性的连续运动,多轻松、畅达、灵动,与天地契合。而清代碑学追求铸刻痕迹,大量用“涩”笔,力度有所加强,何绍基是最为显著者,他取名“猿叟”,写字时像猿猴似的把腰弯下来,用他的话说是“要使腰股之力悉到指尖”。后来的沈曾植、康有为、李瑞清更有所发挥。力求用笔奇崛、坚韧、拗拔,是对金石气的追求,蕴涵着风雨侵蚀的历史感和步履艰辛的人生体验,这与文字狱的酷烈,迫使着聪明才智的人们只有在“故纸堆”里讨生活不无相关。这种“心理移情”,使书法隐隐地抒发着一种怆然的情绪。由于碑学用笔力度的加强,多了几分滞重,少了几分轻松,有清一代大草的消失与这笔法的变迁有着必然的联系。清李瑞清手札铺毫中实、方刚劲折是清人用笔的又一特征,是以笔表现“刻凿”的痕迹。铺毫行笔,按压的力量更大,效果是线条的中段更实在,易出棱角,笔画方劲,它改变了以前只注重线段两头的现象,这种用笔与草书以绞毫为主的运行方法大相径庭,或许清人还来不及把这种方法用于草书。六、工具改变文字的表现与工具密切联系,甲骨文以刻而成,金文以铸为主,汉魏碑铭以书丹再刻凿为本,帖则是毛笔在纸上书写的效果,所以风格各异,其间工具的改变起关键作用。自书写以毛笔施于纸帛为主后,笔毫的软硬与书风多有关联。羊毫在宋、元时代少有人用,北宋米友仁传下一帖,自言没写好,因为是羊毫写的。明至清初,一直是盛行硬毫。清嘉庆羊毫笔的制作日益成熟,用羊毫笔的人多起来。再经梁同书、邓石如、包世臣、何绍基等人倡导,羊毫大行,硬毫渐衰。清梁同书手札笔毫的软硬对书体书风确实也带来一定的影响。潘伯鹰对此有论:“大抵写行草尤其草书,用硬毫比较便利些,容易得势些。因为草书用笔最贵‘使转’变化,交代清楚。其中‘烟霏雾结若断还连,凤翥鸾翔如斜反正’之处,运腕如风,非用弹性幅度大的硬毫,羊毫几乎应接不上。那么,纵有熟练的妙腕,也将因器之不利而大为减色。若写比较大的楷书尤其写篆隶,则用羊毫写去,那就纡徐安雅得多。”华人德认为:“长锋羊毫在乾、嘉以后盛行不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碑学书派的兴起和风靡书坛。”道出以羊毫写篆隶、写楷是器用恰当、书写合宜,写草则承接难佳,这也是草书一时停滞不前的一个因素。从笔迹看羊毫初用于行草时,邓石如也难以挥洒如意,于右任的草书也是字字独立的。到了林散之,能以长锋羊毫把草写得连绵纷披,这是后话了,是人们对工具驾驭能力的增强。清代草书衰微除了上述原因外,还与学术界的提倡相关。因为有崔瑗《草书势》、杨泉《草书赋》、索靖《草书势》、萧衍《草书状》的推动,才有了汉末晋唐草书的局面,有了张芝、二王、张旭、怀素的出现。而清代除提倡碑学以外,还有人反对写草,被称为清学开山之祖的顾亭林就不主张写草,他的《日知录》中有几则引话:“草不可不解。若施之于人,似相轻易。”又言写草为“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从中可见清人对草书的态度。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点击下方文字选购▼

作品宣纸

毛边纸套装

狼毫套装

格子长卷

小楷毛笔

书法字帖

若喜欢,请点个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gucaoa.com/jgcgx/6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