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记日记血见愁
不效痴禅误此身,安居随分乐天真。閒寻草药防医病,广施仙方为济人。学道示逢师诀窍,收心且养自精神。修持要到无空地,扫却从前碍眼尘。——宋·贝守一《适意》 血见愁的中文名是:血见愁 血见愁的别名有:冲天泡、四棱香、山黄荆、水苏麻、蛇药、野苏麻、假紫苏、贼子草、野薄荷、方骨苦草、方枝苦草、皱面草、布地锦、肺形草、山藿香、杀虫草、消炎草等。 血见愁的植物学分类: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合瓣花亚纲——管状花——唇形科——筋骨草亚科——香科科属——穗花香科科组——血见愁。 血见愁的命名者及年代:Bl.,。 血见愁的形态特征 血见愁为多年生草本,具有匍匐茎;茎直立,高30-70厘米,下部无毛或几近无毛,上部具有夹生腺毛的短柔毛;叶柄长1-3厘米,近无毛;叶片为卵圆形至卵圆状长圆形,长3-10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为圆形、阔楔形至楔形、下延,边缘为带重齿的圆齿,有时数齿间具有深刻的齿弯,两面近无毛,或被极稀的微柔毛。 血见愁的假穗状花序生于茎及短枝上部,在茎上者由于下部有短的花枝因而俨如圆锥花序,长3-7厘米,密被腺毛,由密集具有2花的轮伞花序组成;苞片为披针形,较开放的花稍短或等长;花梗短,长不及2毫米,密被腺长柔毛。 血见愁的花萼小、钟形,长2.8毫米,宽2.2毫米,外面密被腺长柔毛,内面在齿下被稀疏微柔毛,齿缘具有缘毛、10脉,其中5副脉不甚明显,萼齿有5、直伸、近等大,长不及萼筒长的1/2,上3齿为卵状三角形、先端钝,下2齿为三角形,稍锐尖,果时花萼呈圆球形,直径3毫米,有时甚小。 花冠为白色,淡红色或淡紫色,长6.5-7.5毫米,冠筒长3毫米,稍伸出,唇片与冠筒成大角度的钝角,中裂片为正圆形,侧裂片为卵圆状三角形,先端钝;雄蕊伸出,前对与花冠等长;花柱与雄蕊等长。 血见愁的花盘为盘状、浅4裂;子房为圆球形,顶端被泡状毛;小坚果为扁球形,长1.3毫米、黄棕色,合生面超过果长的1/2;花期长江流域为7-9月,广东、云南南部为6月至11月。 血见愁的主要变种 微毛血见愁与原变种不同在于:花及苞片均较大;花萼长约4毫米,宽约2.5毫米,密被灰白色微柔毛,粗视若被一层白霜,而非具有腺的短柔毛;花冠长8-10毫米,冠筒长4-5毫米;分布于中国浙江(西天目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湖北西部、陕西南部、四川、贵州北部;生长于海拔-米的山地林下阴湿处。 光萼血见愁与原变种不同在于:茎被疏柔毛或近无毛;花萼无毛,果时外壁角质化、极光亮;花为白色;分布于中国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四川及湖北西部;生长于山地林下,海拔约1米以上的水沟边。 长苞血见愁与原变种不同在于:植株高大;叶基部为圆形或截形;假穗状花序被有灰色短柔毛而非腺毛;苞片为披针形,长达1厘米;花冠中裂片较大;分布于中国湖南;生长于山地林下;该变种与穗花香科接近,唯花冠及唇片的中裂片虽发达但未达穗花香科的程度,且萼被灰白色短柔毛。 大唇血见愁介于原变种与长苞变种之间;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茎上散生短柔毛,叶柄及叶背均被短柔毛,叶基部为楔形,花萼被灰色短柔毛,花冠长约1厘米;与长苞变种区别在于苞片短于8毫米,植株散生短柔毛,而非无毛;分布于中国云南、贵州及广西西部;生长于山地上。 血见愁的产地生境 血见愁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缅甸、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在中国分布于江苏南部、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西南部及西藏东南部;生长于海拔-米的山地林下润湿处的荒地、田边、半阴的草丛中;适宜生长于土质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砂土壤。 血见愁的繁殖方法:用扦插繁殖,生产上采用直插法和插枝育苗移栽法。 血见愁的直插法:宜选取温暖多雨季节,如海南省,一般在9-10月,选生长旺盛,粗壮、节密,生长期4-5个月的植株,取中部茎的侧枝,长20-30厘米,具6或7个节,下部3或4节褐色木栓化,用手将枝条自茎上轻轻折下,使插枝附有部分主茎的韧皮组织。采苗时一般自茎基部逐层分次向上采取,每隔15-20天采1次。采下的苗应置于阴凉处,并要随采随种。 血见愁的插枝育苗:插枝育苗即将鲜枝条插于苗床上,待长根后再移栽大田。其方法及时间与直插法同。枝条插在苗床后,早上搭棚遮阴,晚上揭开,冬季应昼夜搭棚防霜害。每日早晚各浇水1次。插后10天左右发根。可施稀人粪水3或4次,20天后除去荫蔽物,1个月后即可定植。 血见愁的主要价值 血见愁全草入药,中国各地广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肺脓疡、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冻疮肿痛、翠丸陉肿、吐血、衄血、外伤出血、毒蛇咬伤、疗疮疖肿等症;据《岭南采药录》载:“凉血解毒,去瘀生新,理跌打,敷疮毒,治蛇伤,消肠风下血”。 血见愁始载于《生草药性备要》“凉血,解热毒,去淤生新,理压伤,敷痔疮,治蛇咬,消肠风下血,煲肉食;洗白泡烂疮,消乳痈。”;《中华本草》中记载为山藿香“小坚果圆形,包于宿萼中。花、叶以手搓之微有香气,味微辛、苦。以叶多、色灰绿、气香者为佳??凉血止血;解毒消肿。主咳血、吐血、衄血、肺痈、跌打损伤、痈疽肿毒、痔疮肿痛、漆疮、脚癣、狂犬咬伤、毒蛇咬伤??7-8月采收。”。 本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一个叫喔的朋友谈到了此植物,并发来了视频,就想写出来与各亲分享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多多记日记:栀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gucaoa.com/jgccd/8536.html
- 上一篇文章: 养猪明白这五点,对付链球菌你也是专家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