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作品也谈对中草药的点滴感受1
中科白癜疯医院是骗人的吗 http://m.39.net/pf/a_5131653.html 文/王玉平 [写在前面的话]学习了王满恩老师的文章,也有坛友说你也谈谈你的经历。所以也斗胆写点自己的经历。本人王玉平,男,出生于年,年上小学,年文化大革命,停课至年冬入学读代冒初中(小学办初中班),几乎是军训到年底,年到年夏毕业(国家恢复秋季招生,我们被硬性毕业),初中实为一年半。这样一个读书实际时间总共才五年半,年下乡(也算知识青年!)年招工进入县中药材公司,年调医药局,年调药品监督局至后退休。写这一段话是自释其文化底子太薄,我五年半的文化程度,文化水平就这样了,也斗胆把自己的经历也写点,不能算文章,胡拉乱扯吧,真诚希望各位坛友谅解了。中药都是从民间草药发展而来,逐步被医药界人士总结、发展,其从形、味、功能主治等等都相对稳定后,再正式列入中药行列来的,这是我个人认为。中药现在一般是入了药典称中药,没上药典一般多称作草药。而称中草药是对中药和草药的一个笼统说法。中药与草药我更喜欢草药,因为中药在中国发展历史长河中,被总结得如此完全,书籍多得看不完。而草药绝大数流传在民间,没有多少书流传。不少是以家传,师徒相传,绝大多数是口传。在相传的过程中,很多并不是医生,也不懂药理,只知道某草药治某病。很多有其独特疗效的草药,已经在民间逐渐消失,想想十分痛心。去年,我们大巴山峡谷里一位岁的老人去世了,他是当地一位善长用草药治病的土家族草医。听乡上一位朋友说,这位草医对胃病治疗不错。他的岳父胃病,在草医处取了二付草药,服后全痊愈了。一位百岁老草医,在深山里行医近80多载,他应该是积累了有不少的良方吧。原本是想请朋友带我专程去拜访和请教的,结果还是没能如愿。挖掘草药,发现草药,是一件极难做的事,因为草医的验方、秘方,一般不会对外传的。要想获得它,你不知要花费多少功夫,有时还得用钱,有时钱也解决不了。所以这可能是我更爱草药的缘故吧!▲农村的草药铺,图片来自“国家地理中文网”,感谢。 一、对草药的初识[蔬菜治疮记]记得我小时腿上生一疮,红肿疼痛。那时代,对于平民百姓来说,缺钱,缺医少药,生点小疮小病总是拖,总是认为它会慢慢好的。母亲见状,越来越红肿,看样子不弄药不会好的了。于是母亲我叫去菜市场买点“冬旱菜”(蔬菜)叶、梗与红糖一起冲绒外敷疮上,疮头上留一小孔。每天都如法治疗,不几日,其疮也自瘀了。这是我人生第一次用蔬菜,来治自己生疮的经历。其实那年代小疮小病,医院,大都使用小单方来治病。当然,医院才行。[寻找“散血草”]那是年夏,我母亲做民工(现在叫临时工),是人从砖窑里把砖取下放在人力车拉出堆码。有次上夜班时,不小心一块砖掉下来砸在脚的大拇指,脚拇指部位青瘀好大一块,并肿起无法下地。医院,一位眼科老中医见状,说最好扯点“散血草”冲绒了来包患处,效果很好。只说了叶子对着长,城外河对面就有。于是我就到河对面野外找叶子对着长的,跑了好几趟,都不是,因为叶子对着长的植物太多了。最后一次把好多个叶子对着长的全扯回来,看那种是。结果还真找到了“散血草”,发现其茎有紫红色,有青色,医生说紫红色的活血祛瘀效果更好。洗净冲绒加点白酒后,给母亲受伤脚拇指包上。一天后脚拇指青瘀消退很多,三天后青瘀完全消失。这是我生平第一次扯草药,那反复碾转,请教,辨认,其情境终身难忘。小小一味草草便能治病,这也可能是我对草药产生了特殊的好感。现在知道“散血草”是唇形科植物筋骨草属紫背金盘AjuganipponensisMakino。▲《中国高等植物图鉴》3册页 ▲紫背金盘,图片来自“中国植物图像库”,感谢。 特别说明 现将征文活动日期延长至12月20日,感谢特为老师的支持。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欢迎移步论坛交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gucaoa.com/jgccd/4457.html
- 上一篇文章: 母乳喂养知识分享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