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朴归真居安思危谈中国书协五届草书展及
(按:第五届草书展评选完后,中国书协邀请了六位学者专家对展览作品进行评论。为了配合展览,中国书协将六位作者的评论摘要发表,基本选取了正面赞扬文字,其中问题多没提及。今全文在《书法》年第二期上刊发(稍有改动),在此重发全文,敬请同仁方家批评指正。) 返朴归真居安思危 ——谈中国书协五届草书展及相关问题 张金梁 令人瞩目的五届草书评选落下帷幕,从入选展的二百四十余件作品看,代表了当前中青年学习草书的样式及水平,表现出了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认真准备精心创作。这一点从每个入选者用的纸张及书写的谨慎态度以及采取的设计章法形式上,都能得到充分的证明。纸张大都是特制或进行拼接搭配组成的,在某种程度上为作品的效果起到了一定的烘托作用。二是小字多,大字少。从入选的草书作品看,整张草书作品较少,大都采用手札、册页、小品等形式叠加拼接成幅。故而看上去感觉到比较细腻精致,样式亦丰富多彩。大字注重字形变化,追求气势张力,俱呈现出颇佳的艺术效果。三是色纸拼接现象仍然被评委青睐。用色纸小字书写,能起到泯灭侧锋掩盖线条薄弱等功能,还能起到形式新颖有所变化的作用,为获得评委们好感起到积极作用。四是草体的种类颇多,有章草、今草、大草、稿草等,而一种又有诸多流派风格,诸如师法“二王”、孙过庭、张旭、怀素、黄庭坚、赵孟頫、康里子山、宋克、祝允明、徐渭、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傅山等皆有,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了。五是所书作品的内容,都经过精心选择,高雅可读。有古代书论、题跋、诗词歌赋、散文、对联等,大都是有正能量的内容,起到了一定的书法载道的作用。当然展览的目的,一方面能定时检验书法人在积极追求努力争取下所获得的书法成就成果,及时发现新出现的草书人才;另一方面,在众多作品展览的同时发现问题,书协可根据问题的根源性质特点,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剖析讨论,以期明晰功过,成为书坛的借鉴。并可制定出相应有效的措施方法,帮助修订改进,以便书法健康发展。因此,就此次草书展览作品及创作方法等,提出自己认为应该值得注意的一孔之见,希望大家批评指正。一、不明字源,其俗在骨草书最能代表书法艺术精神,也是最能代表人的气质修养的书法载体。所以草书与人的修养水平及精神面貌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好的草书是作者内在涵养及外在技法能力浑然无迹的完美结合,这也是草书很难写好的原因所在。学习书法古贤有“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之论,看上去是冠冕堂皇之语,其实是非常科学正确的经验之谈。若取法不慎起点低下,一定会阻碍学习者进步及发展前景。当代草书的学习,在取法上出现了非常大的问题,就是取法浅近单一屋下架屋。张怀瓘《六体书论》曰:“学真者不可不兼锺,学草者不可不兼张,此皆书之骨也。如不参乎二家之法,欲求于妙,不亦难乎?”这里张氏提出了书骨的问题,非常值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gucaoa.com/jgccd/12220.html
- 上一篇文章: 返朴归真居安思危谈中国书协五届草书展及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